《杂曲歌辞 金殿乐》

时间: 2025-01-10 22:05:02

入夜秋砧动,千声起四邻。

不缘楼上月,应为陇头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夜秋砧动,千声起四邻。不缘楼上月,应为陇头人。

白话文翻译:

夜晚降临,秋天的砧声响起,周围传来成千上万的声响。并不是因为楼上的明月在照耀,而是因为山坡上的人们在忙碌。

注释:

  • 秋砧:指秋季打谷的声音,砧是指打谷的工具。
  • 千声:形容声音很多,传遍四周。
  • 四邻:周围的邻居。
  • 不缘:不是因为。
  • 楼上月:指的是高楼上的月亮,暗示美好的景象。
  • 陇头人:陇头指山坡,陇头的人们在忙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字子华,生于长安,以乐府诗著称,作品多描绘生活琐事和人情冷暖,风格质朴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民众生活丰富多彩。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农忙景象,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辛勤劳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夜晚秋季的砧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劳作气息的氛围。诗人通过“千声起四邻”的描写,表现了周围人们的勤奋和生活的热闹,展示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忙碌。诗中“应为陇头人”的句子,表明了这些声音来源于辛勤劳作的农民,而不是因为楼上明亮的月光,这一反转使得诗意更加深刻,突出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唤起了读者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入夜秋砧动”:夜晚降临时,打谷的声音开始响起,表现出农忙的开始。
    • “千声起四邻”:声音不断传来,显示出农民们的辛勤和周围的热闹。
    • “不缘楼上月”:并不是因为高楼上的明月在照耀这个场景。
    • “应为陇头人”:说明这些声音是来自山坡上忙碌的人们。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入夜秋砧动”与“千声起四邻”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语:通过“楼上月”与“陇头人”形成对比,突出了人们的辛勤与自然的宁静。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农民的工作场景,体现了劳动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和对人们辛勤努力的认可。

意象分析:

  • 秋砧:象征丰收和忙碌,体现了农民的辛勤。
  • 四邻:代表了社区的团结与和谐。
  • 楼上月:象征美好和宁静,但在这里反衬出人们的辛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声起四邻”中的“千声”指的是什么? A. 明月的声音
    B. 打谷的声音
    C. 风的声音
    D. 人的声音

  2. “应为陇头人”中的“陇头”指的是哪里? A. 高楼
    B. 山坡
    C. 河边
    D. 村庄

  3. 诗中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场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张祜的《杂曲歌辞 金殿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场景,但张祜更侧重于农民的辛勤劳作,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山居生活。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前者热烈而充满生活气息,后者则宁静而富有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