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昭君冢》

时间: 2025-01-10 22:03:10

万里关山冢,明妃旧死心。

恨为秋色晚,愁结暮云阴。

夜切胡风起,天高汉月临。

已知无玉貌,何事送黄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关山冢,明妃旧死心。
恨为秋色晚,愁结暮云阴。
夜切胡风起,天高汉月临。
已知无玉貌,何事送黄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万里之外的关山坟墓,那里埋葬着昔日的明妃,心中充满了对她的怀念与哀伤。作者感叹秋色已晚,愁苦在暮色中愈加浓重。夜晚,胡风呼啸而起,天上高挂的汉月照耀着大地。既然已经知道她的美貌已不在,那么为何还要用黄金来祭奠呢?

注释:

  • 明妃:指王昭君,汉代著名的美女,因和亲而被送往匈奴,成为汉朝与匈奴和平的象征。
  • 关山冢:指王昭君的墓地,象征着遥远和孤独。
  • 秋色晚:秋天的景色已经进入晚期,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悲伤的加深。
  • 胡风:指北方胡人之风,带有异域的气息,暗示着对故土的思念。
  • 汉月:汉代的月亮,象征着汉朝的繁荣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祜,字子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主要以五言诗和七言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大唐盛世,但国家的统一与和平并非易事。诗人借王昭君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时局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赋昭君冢》是一首充满感伤与缅怀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王昭君的墓地,表达了对这位历史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的开篇“万里关山冢”便迅速带出景象,关山之高远与明妃之墓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她的孤独与悲哀。接下来的“恨为秋色晚,愁结暮云阴”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夜切胡风起,天高汉月临”一句,诗人运用夜晚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又引入汉朝的月亮,暗示着汉朝曾经的辉煌。最后两句“已知无玉貌,何事送黄金”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沉思。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爱情与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里关山冢:描绘了昭君的墓地,象征着她的孤独与遥远。
    • 明妃旧死心:表达了对昭君的怀念与哀痛。
    • 恨为秋色晚:感慨时光的流逝,秋天已晚,映衬出悲伤的情绪。
    • 愁结暮云阴:情感愈发沉重,愁苦如云般笼罩心头。
    • 夜切胡风起:夜晚的胡风带来异域的寒意,突显孤独感。
    • 天高汉月临:汉月的高悬象征着汉朝的辉煌与对比昭君的凋零。
    • 已知无玉貌:意识到美貌已逝,生命的无常使人感到无奈。
    • 何事送黄金:质疑用黄金来祭奠的意义,反映对物质的思考。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王昭君的缅怀,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 关山:象征着遥远与孤寂。
  • 秋色: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及生命的无常。
  • 胡风:异域的风,象征着对故土的思念。
  • 汉月:象征着汉朝曾经的繁荣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赋昭君冢》中的“明妃”指的是谁? A. 王昭君
    B. 西施
    C. 貂蝉
    D. 甄氏

  2. 诗中“已知无玉貌,何事送黄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物质的渴望
    B. 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C. 对金钱的重视
    D. 对历史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同样充满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祜的《赋昭君冢》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涉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关注于国家大义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昭君与汉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