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芸馥斋春半纪事》

时间: 2025-01-26 23:31:20

百尺杨丝笼细雨。

阁住东风,不放吹芳絮。

银箸拨炉香畔语。

口脂相赏侬和汝。

帘外忽来双翠羽。

两两情多,恁不留他住。

只是须怜离别苦,莫轻容易抛人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尺杨丝笼细雨。阁住东风,不放吹芳絮。银箸拨炉香畔语。口脂相赏侬和汝。帘外忽来双翠羽。两两情多,恁不留他住。只是须怜离别苦,莫轻容易抛人去。

白话文翻译:

细雨如丝,笼罩在百尺高的杨柳上。春阁中东风轻拂,却不让那飘散的花絮吹走。银色的筷子轻轻拨弄着炉边的香气,互相倾诉着心中话语。我们互相欣赏,彼此分享香口脂的美好。帘外忽然飞来一对翠色的羽毛,情意绵绵,却不肯留下来。只希望怜惜离别的苦楚,莫要轻易将人抛弃。

注释:

  • 杨丝:指杨柳的细长柳枝。
  • 阁住:指阁楼中停住。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银箸:银色的筷子,象征精致和雅致。
  • 口脂:指口红,象征美丽和妆饰。
  • 双翠羽:比喻美丽的鸟或蝴蝶,寓意情意绵绵。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东风”与春季的美好象征相联系,表达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诗人在诗中通过细雨、花絮等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柔美,同时蕴含了对离别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灿,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常用典雅的形式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情感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春天的柔美和离别的苦涩。开头的“百尺杨丝笼细雨”营造出一种细腻而柔和的氛围,似乎让人感受到春雨的轻柔与杨柳的摇曳。在“阁住东风,不放吹芳絮”中,诗人通过对春风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的“银箸拨炉香畔语”则将情感的细腻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

随着“帘外忽来双翠羽”的出现,诗人引入了离别的主题,情感瞬间转向忧伤。这一转折不仅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也让人意识到离别的苦楚。最后一句“只是须怜离别苦,莫轻容易抛人去”更是直抵人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情感,感叹离别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尺杨丝笼细雨:描绘了春雨细腻如丝,笼罩着高耸的杨柳,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春景。
  • 阁住东风,不放吹芳絮:春风轻拂,却不愿吹散美好的花絮,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银箸拨炉香畔语:以银色筷子拨动炉边香气,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交流。
  • 口脂相赏侬和汝:两人之间互相欣赏,分享美好的瞬间,表现了情感的温暖。
  • 帘外忽来双翠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来去无常,暗示了离别的即将到来。
  • 两两情多,恁不留他住:即使情感深厚,也难以留住彼此,暗示离别的无奈。
  • 只是须怜离别苦,莫轻容易抛人去:强调了对离别的悲伤和对珍惜情感的呼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尺杨丝”比喻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拟人:如“东风不放吹芳絮”,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多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强调了情感的珍贵和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丝:象征生机与柔美。
  • 东风:象征温暖和希望。
  • 银箸:象征精致生活与细腻情感。
  • 口脂:象征美丽与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尺杨丝”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细雨中的杨柳
    • B. 高耸的山峰
    • C. 繁花似锦
  2. “银箸拨炉香畔语”的意思是?

    • A. 用筷子吃饭
    • B.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C. 炉火旺盛
  3. 诗中提到的“离别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谊的珍惜
    •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C. 对离别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蔡灿的《蝶恋花》在情感的细腻程度上展现了更丰富的离别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两者在对情感的描绘上各有特色,前者偏重于细腻的情感表达,后者则突出情感的强烈与执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