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听茶鼎转风松,底事云房白昼封。应在山中采樵去,雪深何处问行踪。
白话文翻译:
想要听到茶鼎在风松间的声响,为什么要在白天的云房里闭门不出呢?你应该是在山中砍柴,深雪之中我该到哪里去问你的行踪呢?
注释:
- 茶鼎:泡茶用的鼎,古时常用于煮水泡茶,象征着清雅的生活方式。
- 风松:松树在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气氛。
- 云房:云雾缭绕的房子,隐喻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 采樵:砍柴,指劳作的生活。
- 行踪:行走的踪迹,指人的去向。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茶鼎”和“风松”营造出一种隐士的生活状态,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内心情感和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山林自然的热爱及对隐士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思索。开篇“欲听茶鼎转风松”,诗人想象着在自然中品茶的惬意,仿佛一切烦恼都随着松风而散去。然而,接下来的“底事云房白昼封”则引发了对现实的反思,诗人质问自己为何要将自己禁锢在白昼的室内,未能享受自然的乐趣。接着,诗人推测好友“应在山中采樵去”,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心与惦念,关心他是否在山中辛勤劳作。最后一句“雪深何处问行踪”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若深雪遮蔽了踪迹,诗人又该如何寻找呢?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自然与人心交融的意境,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欲听茶鼎转风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底事云房白昼封:反思自己为何要困在室内。
- 应在山中采樵去:推测友人可能在山中劳作,表现关心。
- 雪深何处问行踪:表达对友人行踪的担忧与寻找。
-
修辞手法:
- 比喻:茶鼎与风松的结合,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增强了意境的深度。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人们在繁忙日常中对自然和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茶鼎:象征着文化、雅致的生活方式。
- 风松:代表自然的气息与抚慰。
- 云房:象征隐居与闭塞的状态。
- 雪深:代表了艰难与寻找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茶鼎”象征什么?
A. 劳动 B. 文化 C. 战争
- 诗人为何质问自己在“云房”中? A. 因为天气不好 B. 因为想朋友 C. 因为想喝茶
- “雪深何处问行踪”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疲惫 B. 担忧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 《终南山》——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较,姚勉的诗更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美与宁静。两首诗都体现了士人对自然的向往,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