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酌别便欲过草堂因冗未果小诗二章奉寄稍凉当买舟相晤也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5:05:46

五月西湖载酒游,芰荷香里雨初收。

黄蜂飞近花边坐,白鸟来依柳下舟。

佩服尽从唐制度,笑谈不减晋风流。

幽期莫更歌招隐,拟趁西风桂子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湖酌别便欲过草堂因冗未果小诗二章奉寄稍凉当买舟相晤也 其二

五月西湖载酒游,
芰荷香里雨初收。
黄蜂飞近花边坐,
白鸟来依柳下舟。
佩服尽从唐制度,
笑谈不减晋风流。
幽期莫更歌招隐,
拟趁西风桂子秋。


白话文翻译

五月的西湖,我载着酒去游玩,
在刚收雨的芰荷香中漫步。
黄蜂飞到花边休息,
白鸟则依偎在柳树下的小舟上。
我对唐代的风雅敬佩已尽,
与友人的笑谈同样不减晋朝的风流。
幽静的约会不必再歌唱隐逸,
我想借着西风,与桂子秋相会。

注释

  • 芰荷:水生植物,指荷花。
  • 黄蜂:一种昆虫,常见于花丛中。
  • 佩服:钦佩,赞赏。
  • 唐制度:指唐朝的文人风范与礼仪。
  • 晋风流:指晋代文人的风采与气质。
  • 幽期:隐逸的约会或约定。
  • 桂子秋:指秋天的桂花,象征丰收与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郯韶,元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诗人生活在元代,社会动荡,文化氛围受影响,但他仍然秉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努力在作品中传承与创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西湖游玩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赏景、饮酒的悠闲情景,同时也透露出对往昔文人风雅的追忆与向往。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夏日场景,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夏日午后,诗人和友人在西湖游玩,享受自然之美。诗的开头描绘了湖边的景色,随着“五月西湖载酒游”一句,立刻引发读者的想象,仿佛看到了诗人手捧酒杯,悠然自得地在湖边游玩。接下来的描写更是细腻,芰荷的香气和雨水的清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

诗中“黄蜂飞近花边坐,白鸟来依柳下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湖畔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对唐朝制度的佩服,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表达了对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幽期莫更歌招隐,拟趁西风桂子秋”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想要在秋天的美好时光再次相聚,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友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月西湖载酒游:五个月的西湖,诗人携酒游玩,传达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2. 芰荷香里雨初收:在刚刚停雨的荷花香气中,营造出清新、湿润的夏日氛围。
  3. 黄蜂飞近花边坐:黄蜂在花边飞舞,表现出自然的活力与生机。
  4. 白鸟来依柳下舟:白鸟栖息于柳树下的小船,增添了诗意的画面感。
  5. 佩服尽从唐制度:表达了对唐代文人风雅的敬佩。
  6. 笑谈不减晋风流:说明与友人之间的趣谈同样充满风流韵味。
  7. 幽期莫更歌招隐:劝说不必再呼唤隐士,强调珍惜与友人相聚的时光。
  8. 拟趁西风桂子秋:想要借着西风,与桂花的秋天相聚,展现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情,表现诗人的情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人类特征(如“白鸟来依”)。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韵律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芰荷:代表夏日的生机与美好。
  • 黄蜂、白鸟:象征自然的活力与和谐。
  • 桂子秋:象征丰收与团聚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季节游玩西湖?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黄蜂”主要停留在哪里?

    • A. 柳树上
    • B. 花边
    • C. 小舟上
    • D. 荷叶上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 A. 未来的财富
    • B. 秋天的桂花
    • C. 朋友的离去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夏天
  2. B. 花边
  3. B. 秋天的桂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 vs 《西湖酌别》

这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亲情或友情的思念。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亲人的怀念,情感较为沉重;而郯韶的诗则更显轻松与悠然,反映了友人间的欢聚与美好。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