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2-04 13:34: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小院凉生帘半揭。罗幕如烟,一点明蟾入。
浴罢凭栏云髻侧。轻纨掩映芙蓉雪。
谁傍花阴调钿篴。触起柔肠,多少愁根节。
银汉迢迢兰信隔。露华和泪吹衣湿。
白话文翻译:
在凉爽的小院中,窗帘半掀起,轻纱如烟般飘渺,月亮的光辉透射进来。
我洗浴完毕,倚靠在栏杆上,发髻微微侧着,轻薄的丝织物映衬着芙蓉般的雪白肌肤。
谁在花阴下调试着钿篴,轻轻触动我的柔肠,心中不禁涌起多少愁苦的根源。
银色的银河遥遥相隔,情书的音信难以传递,露珠和泪水混合,湿润了我的衣裳。
注释:
- 凉生:指天气凉爽,给人以清新之感。
- 罗幕:轻薄的纱帘。
- 明蟾:明亮的月亮。
- 浴罢:洗浴结束后。
- 云髻:形容发髻如云般轻柔。
- 轻纨:轻薄的丝绸。
- 芙蓉雪:形容肌肤如芙蓉花一般洁白。
- 钿篴:一种古代的乐器,调试乐器的动作。
- 柔肠:柔软的心肠,形容内心的柔情。
- 银汉:指银河。
- 兰信:指情书。
- 露华和泪:露水和泪水混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诗人,生平经历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情感抒发,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蝶恋花》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在繁华与孤寂之间的情感波动,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诗歌鉴赏:
《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小院,给人以凉爽之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月光的柔和与细腻的情感交织。首先,诗人通过“凉生帘半揭”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情境,轻纱般的窗帘似乎在述说着微风的轻拂与夜色的温柔。随后的“明蟾入”更是为整首诗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月亮的光辉照耀下,万物显得柔和而美丽。
接着,诗人自我描写“浴罢凭栏云髻侧”,展现出一种闲适与优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这里“轻纨掩映芙蓉雪”的比喻,既描绘了诗人自身的美丽,又暗示了内心深处的脆弱。诗人在花阴下听到乐声,心中却涌起“多少愁根节”,使得整种情感更加复杂而深邃。
最后,诗句“银汉迢迢兰信隔”则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遥远的银河与难以传达的情信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人在夜色中的孤独与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院凉生帘半揭:凉爽的小院,窗帘半掀,营造出清新的氛围。
- 罗幕如烟,一点明蟾入:轻纱般的帘幕如烟雾般轻盈,月光透入,增添了神秘感。
- 浴罢凭栏云髻侧:洗浴后倚靠栏杆,发髻微侧,展现一种闲适的姿态。
- 轻纨掩映芙蓉雪:轻薄的丝绸掩映着肌肤的洁白,暗示内心的柔弱。
- 谁傍花阴调钿篴:在花阴下,谁在调试乐器,暗示一种温柔的陪伴。
- 触起柔肠,多少愁根节:触动内心深处的柔情,生出许多愁苦的根源。
- 银汉迢迢兰信隔:银河遥远,情书难寄,暗示思念的无奈与隔阂。
- 露华和泪吹衣湿:露水和泪水混合,湿润衣裳,表现出情感的交融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罗幕如烟”形象地描绘了帘幕的轻盈。
- 拟人:如“谁傍花阴调钿篴”,赋予乐器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院:象征静谧与隐秘。
- 明蟾:象征月亮,代表光明与思念。
- 花阴:象征美好与柔情。
- 银汉:象征遥远的爱情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A. 小院凉生帘半揭
- B. 银汉迢迢兰信隔
- C. 浴罢凭栏云髻侧
-
“露华和泪吹衣湿”中的“露华”指的是什么?
- A. 月光
- B. 露水
- C. 花瓣
-
诗中的“轻纨”主要指什么?
- A. 丝绸
- B. 轻纱
- C. 轻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芳灿的《蝶恋花》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前者注重直接的情感抒发,而后者则通过环境描写与内心独白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氛围。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