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五 寄西湖友人》

时间: 2025-01-11 06:17:32

万叠玻璃开晓镜,画桡随处堪停。

杏花村渚倚红亭。

远山平仲绿,幽径寄奴青。

学士桥边晞发啸,扶筇应到南屏。

莺啼深柳待同听。

仙人吹铁笛,小妓索银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叠玻璃开晓镜,画桡随处堪停。
杏花村渚倚红亭。远山平仲绿,幽径寄奴青。
学士桥边晞发啸,扶筇应到南屏。
莺啼深柳待同听。仙人吹铁笛,小妓索银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景象如同层层叠叠的玻璃镜子,透出清晨的光辉,画舫随处可停。杏花村的水边倚着红色的亭子,远处的山色平淡而翠绿,幽静的小路上寄托着青色的思念。在学士桥边,似乎可以听到人们吟唱的声音,手持拐杖的朋友应该快要到达南屏了。黄莺在深柳间鸣叫,期待着与你共同倾听。仙人与小妓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是请求银瓶的乐声。

注释:

  • 万叠玻璃:形容清晨阳光照耀下的水面,像层层叠叠的玻璃。
  • 画桡:绘画的船,指舟船。
  • 杏花村渚:杏花村的水边。
  • 寄奴:此处可能指代情思或友人。
  • 学士桥: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桥,象征文人的聚集地。
  • 莺啼深柳:指黄莺在深深的柳树间鸣叫,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仙人吹铁笛:仙人用铁制的笛子吹奏乐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清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诗风闻名。生平在官场和文人圈子中活跃,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曹尔堪与西湖友人之间的互动,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清代是文人游赏山水、吟咏诗词的繁荣时期,诗歌中常反映出这种文化背景。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五 寄西湖友人》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际情感的诗。全诗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西湖的清晨,层层叠叠的水面仿佛是光滑的镜子,反射着晨曦的光辉,展示出一种洁净而宁静的美。诗中描绘的杏花村和红亭,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人文气息,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尤其在“学士桥边晞发啸”一句中,诗人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最后的“仙人吹铁笛,小妓索银瓶”,则将自然与人情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在游玩时的愉悦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叠玻璃开晓镜:清晨的水面如同层层叠叠的玻璃,清澈而明亮。
  • 画桡随处堪停:画舫可以在任何地方停下,展现出游船的悠闲自在。
  • 杏花村渚倚红亭:杏花村的水边有座红亭,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 远山平仲绿:远处的山色清淡而翠绿,带来一种宁静的感觉。
  • 幽径寄奴青:幽静的小路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 学士桥边晞发啸:在学士桥边,似乎有人在吟唱,表达出对文人的尊重。
  • 扶筇应到南屏:手持拐杖的友人应该快要到达了,表达期待之情。
  • 莺啼深柳待同听:黄莺在柳树间鸣叫,期待与友人共同欣赏。
  • 仙人吹铁笛,小妓索银瓶:仙人吹奏乐器,小妓请求银瓶,展现出生活的轻松和愉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晨的水面比作“万叠玻璃”,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人的情感,如“莺啼深柳待同听”。
  • 对仗:如“仙人吹铁笛,小妓索银瓶”,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玻璃:象征清澈、透明,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 杏花:代表春天与生机,寓意美好与希望。
  • :常用于描写柔情与思念,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仙人:寓意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代表了诗人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叠玻璃”形容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A. 雪花
    B. 水面
    C. 云彩
    D. 山峰

  2. “学士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文人聚集地
    B. 商业繁华
    C. 战争遗迹
    D. 渔村

  3. 诗中提到的“仙人”是指什么? A. 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D. 自然精灵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曹尔堪的《临江仙》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与奔放,而曹尔堪则显得细腻与柔和,体现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格律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