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咏古》
时间: 2025-01-27 03:25:05意思解释
满江红·咏古
作者: 曾廉 〔清代〕
原文展示:
三国人才,人道备孙吴萧管。
鼎足计但凭一炬,鸿沟分断。
当日楼船成底用,烟消尺二降人柬。
笑会猎八十万军来,真颜赧。
关河业,讵容懒。
荆襄事,谁能绾。
年少周郎在,雄姿何限。
今日孙曹豪气尽,早摧落英雄心眼。
谁还谈鹦鹉旧时洲,荒江刬。
白话文翻译:
三国时代的人才,世人都说孙权与吴国的萧管之计。
鼎足之势只依靠一把火炬,鸿沟一线分断。
当年楼船的目的是什么,如今烟消云散,无法再见人影。
笑谈中八十万大军来袭,真是让人面红耳赤。
关河的业绩,怎能容忍懒惰。
荆襄的事情,谁能承担责任。
年轻的周郎在世,英俊之姿何其无限。
如今孙权与曹操的豪气已尽,早已摧毁了英雄的心志。
谁还谈论鹦鹉洲的旧事,荒江已成废墟。
注释:
字词注释:
- 鼎足:比喻三方势力对峙。
- 鸿沟:指历史上著名的鸿沟,象征分割。
- 楼船:古代战船,象征战争工具。
- 周郎:指周瑜,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将领。
- 鹤鹉洲:指三国时期的著名地名,象征往事。
典故解析:
- 三国演义:诗中涉及的历史背景与三国演义有关,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及其悲壮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反映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风格豪放激昂。
创作背景: 《满江红·咏古》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和历史反思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三国英雄的追忆,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满江红”这一豪放的词牌名开篇,气势宏大。全诗通过回顾三国历史,表现出对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盛世的渴望。首句“人才”二字,点明主题,接着通过“鼎足计”“鸿沟分断”等意象,隐喻三国时期的权力斗争。诗中“八十万军来”,描绘出英雄的气吞山河之势,然而“真颜赧”却流露出对历史的无奈与悲凉。后半部分对年轻英雄周瑜的赞美,则显现出对青春与理想的追忆,而“今日孙曹豪气尽”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英雄梦想被现实击碎的失落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国人才,人道备孙吴萧管。”:提及三国时期的英雄,尤其是孙权与吴国的智谋。
- “鼎足计但凭一炬,鸿沟分断。”:形容三国鼎立的局势,强调权力的脆弱。
- “当日楼船成底用,烟消尺二降人柬。”:怀念过去的辉煌,现今却成空。
- “笑会猎八十万军来,真颜赧。”:面对敌军的威胁,内心的羞愧与无奈。
- “关河业,讵容懒。”: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警惕懒惰。
- “荆襄事,谁能绾。”:对历史责任的追问,谁能承担。
- “年少周郎在,雄姿何限。”:赞美年轻的周瑜,英雄气概无限。
- “今日孙曹豪气尽,早摧落英雄心眼。”:感叹英雄的理想被现实摧毁。
- “谁还谈鹦鹉旧时洲,荒江刬。”: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令人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鼎足”比喻三国的分裂局势。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
- 夸张:如“八十万军”,强调战争的规模和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英雄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开,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反思,揭示了英雄豪杰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悲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国:代表历史的英雄与智谋。
- 鸿沟:象征分割与斗争。
- 楼船:历史的战斗与牺牲。
- 周郎:青春与理想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鼎足”在诗中比喻什么?
- A. 和平
- B. 权力的对峙
- C. 自由
-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谁?
- A. 曹操
- B. 周瑜
- C. 孙权
- 答案: B
-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 A. 愤怒
- B. 讽刺
- C. 感慨
-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的作品,描绘赤壁之战的场景与情感。
- 《菩萨蛮·平山堂》:李清照的作品,反映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赤壁赋》与《满江红·咏古》均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对英雄和理想的追忆,但《赤壁赋》更具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满江红》则更加直白地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经典小说,详细描绘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 《清代诗词选》:汇集了清代诗人的优秀作品,供读者欣赏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