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4-09-19 20:42:09

前镜那知侬影好,怜人更有菱花。

研制忘作脸边霞。

春来无力,日日髻鬟斜。

不使香貂为抹额,天寒尚束轻纱。

海棠簪罢又山茶。

恨伊双燕,衔去向西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前镜那知侬影好,
怜人更有菱花。
研制忘作脸边霞。
春来无力,日日髻鬟斜。
不使香貂为抹额,
天寒尚束轻纱。
海棠簪罢又山茶。
恨伊双燕,衔去向西家。

白话文翻译:

前面的镜子怎能知道我的影子好,
只可怜那人更有菱花的美丽。
化妆时忘了脸边的霞光。
春天来时无力,日日发髻斜歪。
不让香貂来做额头的装饰,
天寒时仍然只束着轻纱。
海棠花簪了又换成山茶花。
恨那双燕子,衔走了去西边的家。

注释:

  • 侬影:这里的“侬”指的是我,影子是指自己的美丽。
  • 菱花:菱角花,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 研制:化妆,指用粉底之类的化妆品。
  • 髻鬟:发髻。
  • 香貂:一种珍贵的毛皮,通常用于装饰。
  • 轻纱:薄纱,形容轻盈。
  • 海棠山茶:两种花,常用于女子的发饰。

典故解析:

  • 双燕:常用寓意情意绵绵,燕子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爱恋与离别。
  • 菱花: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强调自然之美与人之美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通常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怅惘。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青春气息和细腻情感的词作。开头两句,用前镜自照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美丽的反思和对他人美丽的羡慕,体现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柔弱与坚韧。接着,诗人通过“春来无力,日日髻鬟斜”表达了春天的温暖带来的懒散情绪,似乎在暗示生活的无奈与疲惫感。整首词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海棠簪罢又山茶”描绘了女子的装扮,反映了她对美丽的追求和在生活中细致入微的态度。最后以“恨伊双燕,衔去向西家”收尾,表达了对恋人离去的深切怀念和惆怅,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明代词人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镜子中映出的自己与他人的美丽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身形象的自我意识。
    • 第三、四句:春天的到来并未带来活力,反而让人感到无力,展现了对生活疲惫的感叹。
    • 第五、六句: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中,仍然保持着一份优雅,展现了女性的坚韧。
    • 第七、八句:用花朵的变化象征爱情的变迁,最后一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痛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镜子比作自我形象的反映,形象生动。
    • 对仗:如“海棠簪罢又山茶”,工整而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拟人:将燕子赋予情感,象征离别与思念。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围绕女性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展开,表现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镜子:象征自我认知与外在形象。
  • 菱花:象征美丽与青春。
  • 春天:象征希望与生机。
  • 燕子:离别与思念的象征。
  • 海棠与山茶:象征爱情的变化与生活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侬影”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影子
    • B. 他人的影子
    • C. 镜子的影子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3. “春来无力”的意思是?

    • A. 春天充满活力
    • B. 春天让人感到疲惫
    • C. 春天没有影响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临江仙》都表达了女性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的情感细腻,而屈大均的诗则兼顾了对自然的描写与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相关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屈大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