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三襏襫》

时间: 2025-01-26 01:58:32

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

薄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

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

当惭边城戍,擐甲徂春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
薄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
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
当惭边城戍,擐甲徂春冬。

白话文翻译

在霜露的滋润下,采摘草木的日子,
在烟雨朦胧的天气里,披着衣衫。
薄薄的茅草是我的朋友,
短衣粗布和我共同度过时光。
不要嫉妒那些在市门口的人,
他们身穿华丽的绮绸,仗着侍从的光环。
我在边城的戍楼上,
穿着铠甲迎接春冬的轮回,心中感到羞愧。

注释

  • 采采:形容草木丰盛的样子。
  • 披披:披着的样子,形容衣服的状态。
  • 薄茅:指薄薄的茅草,象征简朴。
  • 短褐:短衣,粗布衣物,表示朴素。
  • 勿妒:不要嫉妒。
  • 绮纨:华丽的丝绸。
  • 奴僮:指侍从或仆人。
  • 当惭:应感到羞愧。
  • 边城戍:边境的城镇守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改革政治、经济和教育而闻名,被称为“王荆公”。其诗词风格清新俊逸,善于表现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王安石倡导的“新法”时期,表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反思。诗中提到的边城戍守,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全与士兵生活的关心。

诗歌鉴赏

《襏襫》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王安石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诗的开头以“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给人一种清新而朴素的印象。接着,诗人把自己与薄茅和短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认同与珍视。这里的“勿妒市门人”,传递出一种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他并不羡慕那些华丽的生活,反而因为身份的差异感到羞愧,这种情感反映了他的道德观念和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王安石作为士人的责任感与对社会的关注。他在诗中对奢侈生活的否定,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呼唤人们回归自然与真实的生活。诗的节奏感和用词的简洁,结合自然与人文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采采霜露下:描绘了清晨时分,露水悄然洒落的景象,暗示生命的清新与希望。
  2. 披披烟雨中:在烟雾弥漫的雨中,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暗示生活的艰辛与坚持。
  3. 薄茅以为友:与薄茅相伴,象征着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珍视。
  4. 短褐相与同:粗布衣物的陪伴,强调了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5. 勿妒市门人:对比富人,表达自己对奢华生活的不羡慕。
  6. 绮纨被奴僮:华丽的服饰与侍从,揭示社会阶层的分化。
  7. 当惭边城戍:身为边城的守卫,诗人感到羞愧,暗示士兵的艰辛与责任。
  8. 擐甲徂春冬:穿着铠甲在春冬交替中迎接挑战,表现出坚定的信念与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美景相互映衬,突显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展示诗人的内心情感与社会观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展现简朴生活与对奢华的反思,呼唤人们关注社会的真实与责任,强调了道德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露:象征清新、生命的开始,暗示自然的美好。
  • 薄茅:代表简朴与自然,表达对贫苦生活的认同。
  • 短褐:象征朴素与真实,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 绮纨:代表奢华与富贵,形成与简单生活的强烈对比。
  • 铠甲:象征责任与勇气,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担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勿妒市门人”,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不要羡慕商人
    B. 不要嫉妒富人
    C. 不要嫉妒市井小民
    D. 不要嫉妒士人

  2. 诗中“薄茅”象征: A. 富贵
    B. 贫穷与朴素
    C. 繁华
    D. 自然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田园乐》王维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襏襫》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但王安石更多地关注社会责任与道德,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