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吕望之使君》

时间: 2025-01-26 03:32:46

潮沟东路两牛鸣,十亩漪涟一草亭。

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

纷纷易变浮云白,落落谁锺老柏青。

尚有使君同好恶,想随秋水肯扬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招吕望之使君
王安石 〔宋代〕
潮沟东路两牛鸣,
十亩漪涟一草亭。
委质山林如许国,
寄怀鱼鸟欲忘形。
纷纷易变浮云白,
落落谁锺老柏青。
尚有使君同好恶,
想随秋水肯扬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农村景象:东路上,潮沟边两头牛在鸣叫;十亩水面波光粼粼,有一座草亭。诗人感叹山林的美好,仿佛像那美好的国家,寄托了对自然的热爱,甚至希望自己能与鱼儿鸟儿融为一体,忘却自我。接着,诗人描绘了变化无常的白云,以及高大的老柏树,表现出自然的时光流逝与坚韧。最后,诗人提到与使君的同好同恶,期盼能与他一起顺着秋水扬帆远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潮沟:指有潮水的沟渠。
  • 漪涟:波纹,涟漪。
  • 委质:委托的意思,这里表示对山林的美好的寄托。
  • 寄怀:寄托情感。
  • 老柏青:形容老松树仍然苍翠。
  • 使君:古代对官员的称呼。

典故解析

  • 吕望:指吕洞宾,古代著名的隐士和神仙,象征着隐逸和高洁的人格。
  • 秋水:象征着丰收和宁静的意象,代表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和思想家。他推行新法,致力于改革和富国强兵,文学成就斐然,尤其在诗词和散文方面有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安石政治生涯的重要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在繁忙政治生活中的内心向往和平静。

诗歌鉴赏

《招吕望之使君》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交融的诗。开篇描写了潮沟东路的宁静,牛鸣声声与十亩水面的涟漪相映成趣,给人以宁静和闲适之感。诗人通过“委质山林如许国”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理想,借山林之美寄托自己的情怀。接下来的“纷纷易变浮云白”与“落落谁锺老柏青”形成鲜明对比,自然景象的变化与恒久,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永恒的追求。

最后,诗中提到“尚有使君同好恶”,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希望与友人一起畅游自然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交融,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潮沟东路两牛鸣:描绘出乡村的宁静,牛鸣声在潮沟旁响起。
  • 十亩漪涟一草亭:水面上波光粼粼,草亭点缀其中,增添了诗情画意。
  • 委质山林如许国:将对山林的热爱比作对国家的情感,表现了诗人的理想情怀。
  • 寄怀鱼鸟欲忘形:希望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忘却自身的烦恼。
  • 纷纷易变浮云白:白云变幻不定,象征生活的无常。
  • 落落谁锺老柏青:老柏树依然青翠,象征坚韧与恒久。
  • 尚有使君同好恶:提到朋友,使君,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 想随秋水肯扬舲:希望与朋友一起顺着秋水扬帆,象征着自由与梦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林比作国家,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拟人:通过“鱼鸟欲忘形”表达对自然生命的感情。
  • 对仗:如“纷纷易变”和“落落谁锺”,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潮沟:象征乡村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 牛鸣:代表农田的生机与活力。
  • 漪涟: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山林:象征理想与归属感。
  • 秋水:象征平静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王安石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
    A. 朋友
    B. 官员
    C. 隐士
    D. 农民

  3. “纷纷易变浮云白”的意思是?
    A. 云彩总是白的
    B. 白云变化无常
    C. 云彩很美丽
    D. 云彩象征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下独酌》:李白的另一首诗,涉及孤独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王安石 vs. 杜甫:王安石的诗歌注重自然和友谊,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