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二首》

时间: 2025-01-26 02:12:31

山泉堕清陂,陂月临静路。

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

埭口哆陂阴,要予水西去。

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月夜二首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泉堕清陂,陂月临静路。
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
埭口哆陂阴,要予水西去。
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山水的美丽景象。山泉从清澈的小坡上倾泻而下,月光洒在安静的道路上。可惜如此美好的景致,我只能独自欣赏,无法与他人分享。在小坡的阴影下,水流向西去,我呼唤小伙计来拥抱草垡,再让水流向东南。


注释:

  • 山泉:山间的泉水,清澈而流畅。
  • :小坡或小土堤。
  • 静路:安静的道路。
  • 惜哉:可惜啊,感叹之词。
  • 佳境:美好的景致。
  • 独赏:独自欣赏。
  • 埭口:小坡的出口。
  • 哆陂阴:小坡的阴影处。
  • 水西去:水流向西边。
  • 呼僮:呼唤小伙计。
  • 草垡:指小草地或草丛。
  • 复使东南注:再让水流向东南方向。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月夜山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独自赏景的惋惜,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月夜二首》创作于王安石任职地方官期间,正值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活态度的反思。他借助月夜和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月夜二首》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诗人的细腻情感,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月夜图景。开头两句“山泉堕清陂,陂月临静路”通过对泉水和月光的描写,创造出一种清新而幽静的氛围。泉水的流动与月光的洒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

接下来的“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则将个人情感引入,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惋惜。这种孤独感恰恰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即使身处美丽的环境中,却仍感到孤独无依的情感。

后两句“埭口哆陂阴,要予水西去”继续描绘了自然环境,但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水流的方向不仅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反映。最后一句“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则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亲近与依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在独处时内心的惆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余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泉堕清陂:山间泉水倾泻而下,清澈的水流给人以凉爽感。
  2. 陂月临静路:月光洒落在安静的道路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3. 惜哉此佳境:感叹如此美好的景致,让人心生惋惜。
  4. 独赏无与晤:独自欣赏这美景,无法与他人分享。
  5. 埭口哆陂阴:描述小坡的阴影,暗示自然的变化。
  6. 要予水西去:水流向西,象征着自然的流动。
  7. 呼僮拥草垡:呼唤小伙计,增添生活气息。
  8. 复使东南注:水流向东南,展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与月光比作美好事物,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呼僮”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用词对称,使诗句更加和谐、音韵优美。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月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山泉:象征着生命与活力,流动不息。
  • 月光:代表着宁静与温柔,给予人以思索。
  • 静路:象征着人生的安静与思考时刻。
  • 草垡:体现自然的生机与人与自然的互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喜
    B. 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埭口”指的是什么? A. 小坡的出口
    B. 大山的山脚
    C. 河流的起源
    D. 田地的边缘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情景,但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王安石的《月夜二首》则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孤独的感受,二者虽同为月夜题材,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王安石诗文选》
  3. 《宋诗三百首》
  4.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
  5. 《山水诗的美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