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上人访予相山夜闻二子诵书有诗次韵》
时间: 2025-01-10 22:24: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杖锡东来意亦勤,寒岩枯木自相亲。
方惊妙论雨侵坐,忽喜新诗光照人。
物外交游清似水,梦中忧患碎如尘。
儿童正欲承砻错,应觉临文便有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东来访友,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岩石和枯树之间感受到的亲切和对讨论与新诗的喜悦。诗中提到,外界的事物如流水般清澈,而梦中的忧虑却如尘埃般轻易被打碎。最后一句则暗示儿童在学习文采时应当能感受到其中的灵动与神韵。
注释
- 杖锡:指持锡杖的僧人,象征着佛教徒。
- 寒岩:寒冷的山岩,表现环境的清冷。
- 妙论:精彩的论述或讨论。
- 光照人:新诗如光芒般照耀人心,表达了对文学的赞美。
- 承砻错:指继承和学习文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子道,号东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传达出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之道与友人相聚之际,正值夜晚,听到儿童诵读书籍之际,激发了他对诗歌和文学的思考,体现了他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静谧的夜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讨论文学的情景,暗含了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珍视。开篇通过“杖锡东来”引出僧人形象,营造出一种祥和而又清冷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理想。诗中“寒岩枯木”的意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方惊妙论雨侵坐,忽喜新诗光照人。”这一句中,诗人对讨论的赞叹与对新诗的欣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文学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儿童学习的寄语,承载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与文化的延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杖锡东来意亦勤:描述僧人携带锡杖,意图东行,表明他对交流的渴望与努力。
- 寒岩枯木自相亲:在寒冷的岩石和枯树间,自然环境与诗人心灵相互契合。
- 方惊妙论雨侵坐:在讨论中,诗人感受到雨水的侵袭,仿佛外界事物对内心的触动。
- 忽喜新诗光照人:突然间,新诗的光芒照亮了人心,象征着文学的力量。
- 物外交游清似水:外界的事物如水般清澈,暗喻诗人对生活的清醒认识。
- 梦中忧患碎如尘:梦中的忧虑如尘埃般轻易消散,表达了内心的释然。
- 儿童正欲承砻错:儿童渴望学习文采,传递出文化传承的希望。
- 应觉临文便有神:学习时应能感受到文采的灵动,强调了艺术的神秘和魅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忧虑”比作“尘”,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轻松与释怀。
- 对仗:如“寒岩枯木”与“妙论新诗”,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新诗比作“光”,赋予诗歌以生命,表现其对人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杖锡:象征佛教徒的智慧与权威。
- 寒岩枯木:表现环境的冷寂与生命的坚韧。
- 新诗:象征文学的创新与启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杖锡东来”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携带的武器
- B. 僧人持有的锡杖
- C. 诗人的情感
-
“儿童正欲承砻错”这句表达了什么?
- A. 儿童对文采的渴望
- B. 儿童的游戏
- C. 儿童的伤感
-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 C. 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之道《因上人访予相山夜闻二子诵书有诗次韵》与苏轼《水调歌头》
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与思考,但王之道更倾向于对教育和传承的关注,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自我反思。王之道的意象较为清新脱俗,而苏轼则更为豪放奔放,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