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东坡立春韵寄彦逢弟》

时间: 2025-01-10 22:06:53

荏苒岁云暮,艰难予岂堪。

关山怀远别,弓矢废清谈。

风色霁还暖,梅梢春已酣。

信音惊远雁,心绪乱游蚕。

投笔班超近,擒戎李靖慙。

行吟望西北,赴难有虞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荏苒岁云暮,艰难予岂堪。
关山怀远别,弓矢废清谈。
风色霁还暖,梅梢春已酣。
信音惊远雁,心绪乱游蚕。
投笔班超近,擒戎李靖慙。
行吟望西北,赴难有虞潭。

白话文翻译:

时光如白驹过隙,岁月已悄然走到年末,我的艰难处境又怎能忍受?面对关山与远方的离别,我只能把弓箭放下,转而进行清谈。春风和煦,天晴而温暖,梅花枝头已是春意盎然。远方的信音传来,惊动了飞翔的雁群,我的心绪如游动的蚕,乱得无法自已。投笔欲书班超之事,心中却因李靖的成就感到羞愧。吟唱着向西北望去,前往艰难险阻的虞潭。

注释:

  • 荏苒:指时光的流逝。
  • 岁云暮:年末的时光。
  • 艰难:困苦、艰难的处境。
  • 关山:象征离别与思念的远方。
  • 弓矢:用来比喻战斗或追求目标的工具。
  • 清谈:指轻松的交谈,通常没有实质内容。
  • 风色霁:指天气放晴,春风来临。
  • 梅梢:梅花的枝条,象征春天的到来。
  • 信音:指来自远方的消息。
  • 游蚕:比喻心绪纷乱。
  • 投笔:指写作或表达志向。
  • 班超、李靖:历史人物,班超是汉代的名将,李靖是唐代的名将。
  • 虞潭:比喻前往艰难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字元之,号东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著称。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主题,表达个人情感及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天,正值立春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反映了社会动荡的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艰难的深思。开头部分提到“荏苒岁云暮”,直接引入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而“艰难予岂堪”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接着,诗人以“关山怀远别”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现了离别的苦涩。

诗中提到的“风色霁还暖,梅梢春已酣”则是对春天来临的欢快描绘,暗含了对新生事物的期盼。接下来的“信音惊远雁”,引入了远方的消息,令诗人的心绪如游蚕般纷乱,显示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最后两句提到历史人物班超和李靖,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成就的反思与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暗示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整体来看,诗歌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引子,深刻地抒发了人生的苦涩与思考,具有鲜明的情感层次和历史厚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荏苒岁云暮:时光流逝,年末已近。
    • 艰难予岂堪:困境重重,难以承受。
    • 关山怀远别:感慨离别,思念远方。
    • 弓矢废清谈:放下武器,转而闲聊。
    • 风色霁还暖:春天来临,天晴而暖。
    • 梅梢春已酣:梅花盛开,春意盎然。
    • 信音惊远雁:远方的消息传来,惊动了雁群。
    • 心绪乱游蚕:心情如游动的蚕,无法自控。
    • 投笔班超近:想要写作,班超的事近在眼前。
    • 擒戎李靖慙:对比李靖的成就,心生羞愧。
    • 行吟望西北:吟唱着,向西北方眺望。
    • 赴难有虞潭:向艰难险阻的地方前行。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绪乱游蚕”,将心绪比作游动的蚕,形象生动。
    • 对仗:如“投笔班超近,擒戎李靖慙”,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艰难和离别的感慨,同时也反思了个人理想与历史成就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新生与希望,暗示人生的变化。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寓意在困境中寻求光明。
  • 远方:象征思念与理想,反映人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荏苒岁云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2. “信音惊远雁”中的“信音”指的是什么? a) 消息
    b) 音乐
    c) 声音

  3. 诗中提到的班超和李靖分别代表了哪种情感? a) 忧愁
    b) 羞愧
    c) 自豪

答案

  1. b) 惆怅
  2. a) 消息
  3. b) 羞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本诗与苏轼的《春宵》都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但王之道更加强调了离别的惆怅,而苏轼则更显欢快与宁静。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区别,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之道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