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莒潭安闽院
作者: 翁承赞 〔唐代〕
祧宗营祀舍,幽异胜珠林。
名士穿云访,飞禽傍竹吟。
窗含孤岫影,牧卧断霞阴。
景福滋闽壤,芳名亘古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莒潭安闽院的幽静和美丽。祧宗的祭祀之所,像幽静的珠林一般神秘而美丽。名士们如同穿云而来的访客,飞鸟在竹林旁低吟。窗外映入孤独山峦的影子,牧人悠然地卧于断霞之下。景福的滋润使得闽地更加丰饶,院子的美名流传千古。
注释:
- 祧宗:指祭祀先祖的宗祠。
- 营祀舍:专门用来进行祭祀的建筑。
- 幽异:幽静而奇异。
- 名士:指有名望的文人或士人。
- 穿云:形容人高远,像飞入云中一样。
- 飞禽:鸟类。
- 孤岫:孤独的山峰。
- 牧卧:牧人躺卧。
- 断霞阴:夕阳西下,云彩断裂后的阴影。
- 景福:吉祥的景象。
- 亘古今:跨越古代到现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承赞,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为主,具有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题莒潭安闽院》创作于作者游览莒潭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美和文化氛围的感悟,旨在表达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莒潭安闽院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环境的幽静和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文情怀的追求。开头两句以“祧宗营祀舍”和“幽异胜珠林”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接着,诗人用“名士穿云访,飞禽傍竹吟”描绘了文人雅士的风采和自然的和谐,展示了人和自然的融洽关系。
而后两句“窗含孤岫影,牧卧断霞阴”则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在传达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宁静的追求。最后一句“景福滋闽壤,芳名亘古今”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安闽院的美名将流传千古,寓意深远。整首诗意境深远,气韵悠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祧宗营祀舍:描绘了祭祀的场所,暗示了对祖先的尊敬。
- 幽异胜珠林:表达了环境的宁静和神秘,珠林象征着美丽与珍贵。
- 名士穿云访:名士如同高人,来此寻求灵感或交流。
- 飞禽傍竹吟:鸟儿在竹林旁吟唱,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 窗含孤岫影:窗外的山影映入屋内,增添了诗意。
- 牧卧断霞阴:牧人在余晖下的悠然自得,表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
- 景福滋闽壤:吉祥的景象滋养了这片土地。
- 芳名亘古今:表达了安闽院的美名历久弥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幽异胜珠林”,将环境比作珍珠般的美丽。
- 对仗:如“名士穿云访,飞禽傍竹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飞禽在竹边吟唱,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莒潭安闽院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文化传承的珍视,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莒潭:象征着宁静、自然的环境。
- 安闽院:代表着人文精神和文化传承的地方。
- 飞禽: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 孤岫:象征着孤独与宁静的思考。
- 霞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悠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名士穿云访”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A. 诗人
B. 旅行者
C. 有名的文人
D. 商人 -
“窗含孤岫影”中的“孤岫”指的是? A. 竹林
B. 山峰
C. 河流
D. 云彩 -
诗中提到的“景福滋闽壤”表达了什么? A. 美好的自然环境
B. 文化的传承
C. 生活的安定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C,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临安邸》 - 林升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翁承赞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环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翁承赞的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而李白则通过细腻的情感传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