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饯别》

时间: 2025-01-23 03:36:34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

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时暂与交亲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鱼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饯别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此时暂与交亲好,今日还将简册回。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鱼台。

白话文翻译

在庸楼上刚停下乐声,在新市堤边又举起酒杯。此时正是离情浓重,忽然听闻台上的旨意允许重回。此时暂时与亲友欢聚,今天还要将册封的文书带回。希望长房的亲人依然在人世,缩短距离能更接近钓鱼台。

注释

  • 庸楼:指一处楼台,象征着欢庆的场所。
  • 新市堤:新市附近的堤岸,表示社交活动的场所。
  • 离情:指离别的情感,表现出对亲友的思念。
  • 台旨:指皇帝的旨意,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认可。
  • 长房:指家族中的亲人,表达出对亲情的珍视。
  • 钓鱼台:可能是一个地名,象征着宁静与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承赞,唐代诗人,字子羽,号澄江,出身于士族家庭,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重用。翁承赞的诗歌多描写人生离合、乡愁、交友之情,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作者被任命为官职后返回故乡的时期,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思念与离别的伤感,同时也包含着对未来重聚的希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具有较强的音乐性。诗人在描述离别时,运用了“登庸楼”“新市堤”这些具体的场景,使得情感更加生动。开篇以“乐”引入,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随后转入离情的抒发,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诗中“离情伤远别”一句,将离别的情感表现得极为细腻,正如离愁别绪在心头缠绕,难以割舍。接着“忽闻台旨许重来”则引入了希望的情感,暗示着未来的重聚,带来了些许安慰。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传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深切思念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此外,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使得情感表达更为丰富。通过“争得长房犹在世”的期待,诗人突显了对家族团聚的渴望,反映了唐代人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庸楼上方停乐:在庸楼上乐声刚刚停下,暗示着欢庆的场景。
  2. 新市堤边又举杯:在新市堤边又举杯,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欢快时刻。
  3. 正是离情伤远别:此时正是离别的情感最为浓烈,感叹离愁别绪。
  4. 忽闻台旨许重来:突然听闻皇帝的旨意,允许再次返回,带来一丝希望。
  5. 此时暂与交亲好:此时暂时与亲友欢聚,享受这宝贵的时光。
  6. 今日还将简册回:今天还需将册封的文书带回,表明身份的变化。
  7. 争得长房犹在世:希望家人依然在人世,展现对亲情的珍视。
  8. 缩教地近钓鱼台:希望能缩短距离,更加亲近,传达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乐声的欢腾与离别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夸张:如“离情伤远别”表现出离别情感的强烈。
  • 意象:庸楼、新市堤、钓鱼台等意象,营造出特定的空间氛围,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离别与重聚的情感,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未来希望的向往,呈现了唐代文人对人际关系和家庭的重视,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庸楼:象征欢庆的场所,体现了聚会的氛围。
  • 新市堤:代表着社交和聚会的空间,凸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钓鱼台:象征宁静与归属,反映出对家乡的眷恋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正是离情伤远别”的意思是什么?
    • A. 离别的情感很深
    • B. 伤心的离别
    • C. 远方的亲人
  2. “忽闻台旨许重来”中的“台旨”指什么?
    • A. 皇帝的命令
    • B. 文书
    • C. 友人的信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别》: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通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绘了壮阔的场景,与翁承赞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
  • 李白的《送别》:抒发离别情感的诗作,旋律感强烈,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