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封闽王归京洛》

时间: 2025-01-26 02:33:55

泥缄紫诰御恩光,信马嘶风出洛阳。

此去愿言归梓里,

预凭魂梦展维桑。

客程回首瞻文陛,驿路乘轺忆故乡。

指日还家堪自重,恩荣昼锦贺封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泥缄紫诰御恩光,
信马嘶风出洛阳。
此去愿言归梓里,
预凭魂梦展维桑。
客程回首瞻文陛,
驿路乘轺忆故乡。
指日还家堪自重,
恩荣昼锦贺封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奉旨封王,途中返回京洛的情景。诗中提到,紫色的诰命(皇帝的命令)带着恩光,骑马出发时,听见马嘶声伴着风声,离开洛阳。作者希望能早日返回故乡,借助梦境展现那里美好的桑树。行程中,回头望着皇帝的文书,途中乘坐马车时,不禁想起故乡的情景。期待不久后能回家,心中满是自重之感,愿意以光荣的身份回家,庆贺封王的喜悦。

注释:

  • 泥缄:泥封的信件,指皇帝的诏令。
  • 紫诰:紫色的诏书,代表皇命,通常由皇帝下发。
  • 信马:随意骑马,表示出行不拘束。
  • 梓里:故乡,梓树是古代指代故乡的常用词。
  • 维桑:桑树,象征着故乡的生机和富饶。
  • 文陛:指皇帝的文书,表达对皇帝的敬重。
  • 驿路:驿站路,古代交通的重要路线。
  • 昼锦:白天的华丽,象征着荣华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承赞(约公元789年—约863年),字子高,号逸民,唐代诗人,主要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人情世态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奉使封闽王归京洛》是翁承赞因奉命封王而写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新任命的期望。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逐渐恢复,但政治动荡仍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八言的结构,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诗的开头通过“泥缄紫诰”引入,直接表现出诗人身为官员所受到的皇命,体现了对权力的敬畏和服从。在“信马嘶风出洛阳”中,信马出行的自由与追求,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有对荣耀的渴望,又有对故乡的依恋。

接下来的几句“此去愿言归梓里,预凭魂梦展维桑”,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桑树不仅是一种乡土意象,更是对故乡生活的美好向往。随着旅程的推进,“客程回首瞻文陛”展示出对皇帝的尊重与对自身地位的自省,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

最后两句“指日还家堪自重,恩荣昼锦贺封王”,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彰显了诗人面对荣华富贵时的清醒与自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故乡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泥缄紫诰御恩光:泥封的皇命,象征着权威与恩赐。
  2. 信马嘶风出洛阳:随意骑马,感受风声,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3. 此去愿言归梓里:希望能早日归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4. 预凭魂梦展维桑:期望在梦中重现故乡的美好画面。
  5. 客程回首瞻文陛:行旅中回头望向皇帝的文书,表示对权力的敬重。
  6. 驿路乘轺忆故乡:在驿站路上乘坐马车,怀念故乡的情景。
  7. 指日还家堪自重:期待不久后能回家,心中充满自重。
  8. 恩荣昼锦贺封王:以光荣的身份庆贺封王的喜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信马嘶风”和“指日还家”,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魂梦”和“维桑”描绘故乡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
  • 拟人:将“魂梦”赋予情感,使诗句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权力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地位的思考,展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泥缄:象征权力的命令。
  2. 紫诰:代表皇帝的恩典。
  3. 梓里:故乡的象征,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4. 维桑:桑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5. 文陛:皇帝的文书,象征地位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故乡是指哪个地方? A. 洛阳
    B. 梓里
    C. 闽地
    D. 京城

  2. 填空题:诗人表达了对____的思念和对____的期待。

  3. 判断题:诗中的“泥缄紫诰”代表了权力与责任。
    (对/错)

答案:

  1. B
  2. 故乡,权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翁承赞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交织。王维的诗更为清新,而翁承赞的诗则更具深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歌赏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