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坐看沟月,
飘然风度荷。
珠跳散作点,
金涌合成波。
老失芳岁易,
静知良夜多。
陵秋久不寐,
吾乐岂弦歌。
白话文翻译
在露水中坐着观看沟边的明月,
微风轻拂,仿佛荷花在摇曳。
珠子般的露水跳跃,散作点点,
金色的波澜涌起,汇成一片波涛。
年纪渐老,芳华易逝,
在静谧的夜晚,我才知良宵多么珍贵。
秋天的夜里我难以入眠,
我的快乐难道就是歌声的旋律吗?
注释
- 露坐:指在露水中坐着,形容清晨或夜间的凉意。
- 沟月:指水沟中的月光,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倒影。
- 飘然:轻盈自在,形容心情的愉悦。
- 珠跳散作点:形容露珠在光线下的闪烁,像珠子跳动般散落。
- 金涌合成波:形容水面上光影交汇成波浪的美丽景象。
- 老失芳岁易:年纪渐长,青春逝去的感慨。
- 陵秋:指秋天的夜晚,常常令人思绪万千。
- 岂弦歌:意指快乐是否仅限于音乐和歌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是“熙宁变法”的主要推行者之一,其诗词风格以清新、高远著称,常反映其政治理想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露坐》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转折期,内心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愈加深刻。此时,他已卸任官职,更多的时间留给思索与自省,这首诗便是他在夜晚独坐时的心声。
诗歌鉴赏
《露坐》是一首蕴含哲理与自然美的诗,描绘了作者在月光下静坐的情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夜晚宁静的珍惜。诗中“露坐看沟月”一句,生动展现了秋夜的清幽,月光如水,露珠如珠,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的“珠跳散作点,金涌合成波”则用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透出一种动静结合的和谐美感。
随着诗意的发展,王安石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老失芳岁易”,这是对年华易逝的深刻认知。他在“静知良夜多”中,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愈加感受到时光宝贵的感慨。在最后两句中,难以入眠的他,思索快乐的真正意义,似乎在质问音乐与歌唱是否是人类唯一的乐趣,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王安石对人生、时间与快乐的哲学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坐看沟月:在露水中静坐,仰望水沟中的明月,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
- 飘然风度荷:轻盈的风拂过,似乎荷花在轻舞,表达了自然的灵动之美。
- 珠跳散作点:露珠在光影中闪烁,像珠子一样跳跃,形象生动,增添了画面感。
- 金涌合成波:水面上金色的光影交错,形成波浪,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和谐美。
- 老失芳岁易:年华已逝,青春易逝,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静知良夜多:在寂静的夜晚,更加意识到美好时光的珍贵。
- 陵秋久不寐:秋夜漫长,难以入睡,暗示内心的思索与不安。
- 吾乐岂弦歌:我的快乐是否仅限于音乐与歌声,表达对真正快乐的探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珠比作珠子,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珠跳散作点,金涌合成波”,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荷花似乎在风中舞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哲思展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宁静夜晚的珍惜,以及对真正快乐的思考,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象征清新与纯净,隐喻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月:代表孤独与思考,抒发对人生的感悟。
- 荷:象征美好与柔和,体现自然的魅力。
- 珠:象征珍贵与闪亮,暗示时光的短暂与美好。
- 金波:寓意光辉与动感,展现自然的变化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露坐》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珠跳散作点”描绘了什么?
- A. 星星
- B. 露珠
- C. 花瓣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自然景色的描绘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露坐》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思索,但王安石更强调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乡愁的表达。两者都展现了夜晚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但情感基调却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