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三山作》
时间: 2025-01-23 04:48: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三山作
作者:辛弃疾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
况而今已是清明。
小窗坐地,侧听檐声。
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
怕妨侬湖上闲行。
天心肯后,费甚心情。
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春天的好雨,正是农民归家耕作的好时节。如今已经是清明时节,我坐在小窗前,侧耳倾听屋檐滴水的声音。恨不得夜晚的风、月亮和云彩都能停一停。花瓣飘落,黄莺和燕子在鸣叫。我担心这景致会妨碍我在湖边悠闲地散步。天意难测,何必在意这些心情的波动呢?忽而阴云密布,忽而小雨纷飞,转瞬又晴空万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好雨当春:正值春天的好雨,寓意春雨滋润万物。
- 清明:指清明节,春季的重要节气,通常是农忙时节。
- 小窗坐地:坐在小窗前,安静地倾听。
- 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对夜晚变化的无奈与怨恨。
- 花絮飘零:花瓣轻柔地飘落。
- 莺燕丁宁:黄莺和燕子在鸣叫,象征春天的生机。
- 妨侬湖上闲行:担心这些景象会打扰到我在湖边的闲散时光。
- 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天气变化无常,瞬息万变。
典故解析:
“清明”作为节气,寓意着春耕的开始;“莺燕”常用以描绘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名将,以豪放派词风闻名,作品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与丰富的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行香子·三山作》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对北方金国的抗争时期,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行香子·三山作》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辛弃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滋润、清明的气节与自然的变化。诗中开头便提到“好雨当春”,展现出春雨对于农作的重要性,暗示着生机与希望。接着他描述了坐在小窗前的悠闲状态,侧耳倾听屋檐滴水的声音,这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和。
然而,夜来风、月、云的变化让他感到无奈,显现出对自然不可控因素的无力感。后面提到的“花絮飘零”“莺燕丁宁”,则生动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尽管他内心有些惆怅,仍旧不失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词字句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辛弃疾对于春天的独特感悟和人生哲学。他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世事无常的淡然,完美地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
春天的雨水滋润大地,正是农民归来耕作的最佳时机。 -
况而今已是清明。
清明时节,农忙开始,正应时而作。 -
小窗坐地,侧听檐声。
坐在小窗前,仔细倾听屋檐雨滴的声音,享受这份宁静。 -
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产生对夜晚变化的无奈,恨不得这些因素能暂停。 -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
花瓣随风飘落,鸟儿在鸣叫,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
怕妨侬湖上闲行。
担心这些美好的景象会打扰我在湖边的悠闲散步。 -
天心肯后,费甚心情。
天气变化无常,何必在意这些心情的波动。 -
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天气瞬息万变,描绘出春天的多变特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滋养万物的恩泽。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风、云)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如“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机与希望。
- 小窗: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莺燕: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美好。
- 湖:象征闲适与自由。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中提到的春雨、莺燕等意象,都是传统文化中春天的代表,象征着希望、生命与美好。湖边的闲适则反映了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行香子·三山作》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辛弃疾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清明”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春季的重要节气
C) 夜晚的景象
D) 一种音乐形式 -
诗中表达了对哪些自然现象的无奈? A) 雨
B) 风、月、云
C) 花瓣
D) 湖水
答案:
- C) 辛弃疾
- B) 春季的重要节气
- B) 风、月、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思考。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展现了豪放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但辛弃疾更倾向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放情怀,而李清照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内心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选》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辛弃疾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