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时间: 2025-01-11 07:48:58

掩鼻人间臭腐场。

古来惟有酒偏香。

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

黄花何事避重阳。

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事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白话文翻译:

掩着鼻子走进人间的腐臭之地。古往今来,只有酒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自从我归隐在云烟缭绕的地方,直到现在仍沉浸在歌舞的喧闹中。呼唤老伴儿,共享这秋天的光景。黄花为何要避开重阳节?要知道,盛开的时节,就要等到西风一夜的霜降。

注释:

字词注释:

  • 掩鼻:捂住鼻子,形容臭味太重。
  • 臭腐场:比喻丑恶的社会环境。
  • 云烟畔:指隐居的地方,云烟缭绕,景色幽美。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象征着登高望远。
  • 烂熳:盛开的样子,形容花朵的繁茂。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登高习俗,意在健康长寿。
  • 西风一夜霜:暗示秋冬交替,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诗人、政治家。他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豪情壮志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处于政治失意之际,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辛弃疾在《鹧鸪天》中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他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开篇以“掩鼻人间臭腐场”揭示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读者仿佛感受到了他对腐败现象的愤懑与无奈。接着他转而描绘出“古来惟有酒偏香”的对比,暗示酒是生活中唯一的慰藉。诗人自述隐居于“云烟畔”,似乎在逃避繁华的喧嚣,但现实的“歌舞忙”又将他紧紧包围,使他无从逃避。

接下来的“呼老伴,共秋光”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生活的热爱,虽然社会腐败,但与老伴共享秋光的简单幸福却是他心灵的归宿。最后两句“黄花何事避重阳,直待西风一夜霜”则引发读者的深思,重阳节的黄花象征着生命的衰老与消逝,而西风霜降则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变化,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掩鼻人间臭腐场:直接表达对世俗社会的厌恶与拒绝,反映了诗人对腐败的深切感受。
  • 古来惟有酒偏香:酒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代表了诗人在苦闷生活中的安慰。
  • 自从归住云烟畔:表明诗人的隐居选择,渴望远离喧嚣。
  • 直到而今歌舞忙:描绘现实的喧嚣与忙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呼老伴,共秋光: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与生活的美好。
  • 黄花何事避重阳:质疑传统习俗,反映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 要知烂熳开时节:暗示花开是生命的美好时刻,象征着希望。
  • 直待西风一夜霜: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呼应全诗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社会比作“臭腐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社会的失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美感。
  • 拟人:将黄花赋予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的批判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深入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短暂与珍贵,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腐臭:象征腐败的社会环境,暗示诗人内心的焦虑。
  • :代表生活中的慰藉,体现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黄花:象征生命与时间,承载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西风:象征季节的变迁,暗示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掩鼻人间臭腐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生活的美好
    B. 社会的腐败
    C. 自然的美丽
    D. 友情的珍贵

  2. “黄花何事避重阳”中的黄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生命的衰老
    C. 友情的珍重
    D. 爱情的甜蜜

  3. 诗中提到的“西风一夜霜”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富足
    D. 年轻的活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辛弃疾更加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个人情感和细腻的内心世界。两者的风格各异,却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辛弃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