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
时间: 2025-01-26 01:14:0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
由来有诗书,所以能绝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
扁舟下南来,逸驾追鸣鹄。
遇胜即徜徉,风餐兼露宿。
嗟余偶倾盖,一笑外羁束。
杖策每过从,相携访山谷。
东风披鲜云,绣错出林麓。
松门有时尽,幽景无断续。
崖转闻钟声,林疏见华屋。
衔山馀落景,归迹犹踯躅。
谁云邺下欢,往事不可复。
吾曹二三子,取乐亦云足。
愿公寄新诗,一一能见录。
船头行北归,囊橐有美玉。
尘埃京洛人,亦与洗心目。
白话文翻译:
辉煌的家世已经消逝,君子并非平庸之辈。
自古以来,有诗书的积累,才能脱离世俗之流。
我得以官职在河朔,瓜果丰收的时节还未到来。
我乘小舟南下,悠然自得地追逐鸣叫的天鹅。
遇到风景时便徜徉,风餐露宿,享受自然。
唉,我偶尔倾盖而笑,忘却了外界的羁绊。
我每次出行,同行的朋友总是携手共访山谷。
春风拂面,鲜花盛开,绣出林间的美景。
松门有时会关闭,幽静的风景却是不断延续。
在崖边转角时听到钟声,从林间稀疏的树木中看见华美的房屋。
衔山的余晖洒下,归途的脚步仍显得踌躇。
谁说邺下的欢乐,往事已难以重温。
我们这几位朋友,取乐也算知足。
希望您能寄来新的诗作,一一能让我见到。
在船头北归时,口袋里装着美玉。
尘埃中的京洛人,也希望能洗净心灵的目光。
注释:
- 煌煌:光辉、灿烂的样子。
- 世冑:世家子弟,指有名望的家族。
- 碌碌:平庸、没出息。
- 河朔:指黄河流域,古代的一个重要地区。
- 逸驾:自在的乘船。
- 徜徉:悠然自得地游玩。
- 倾盖:倾斜盖子,这里指轻松随意的态度。
- 杖策:手持拐杖,指出游。
- 松门:松树遮挡的门口,象征自然的美。
- 华屋:富丽堂皇的房屋。
- 踯躅:徘徊不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并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哲理思考。在政治上,他经历了多次贬谪,生活坎坷,然而他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惠州期间,表现了他游山玩水的心境,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脱。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他在不平凡的经历中仍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诗意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苏轼作为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诗中,苏轼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游山的经历,抒发对世俗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从“煌煌世冑馀”开始,诗人便揭示了名望与平庸的对比,表达出对浮华生活的淡泊与厌倦。接着,他描绘了游山时的悠闲与自在,似乎在宣告身心的解放。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进一步抒发他与友人之间的情谊,表达出对友人诗作的渴望和期待。最后,他提到“船头行北归,囊橐有美玉”,不仅是对自身生活境遇的反思,也是对精神财富的强调。整首诗在抒情中渗透着哲理,展现出苏轼的豁达与深邃,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开篇即表明作者的出身与心态,强调他与世俗的不同。
- 由来有诗书,所以能绝俗:以古诗书作为超脱世俗的重要因素。
-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身处官职却未必轻松,暗示官场的复杂。
- 扁舟下南来,逸驾追鸣鹄:描绘了他乘船南下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 东风披鲜云,绣错出林麓: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春天的美丽。
- 谁云邺下欢,往事不可复:对往事的感慨,表达出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扁舟”“鸣鹄”等意象,表现出作者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如“东风披鲜云,绣错出林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东风披鲜云”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和对友人寄情的表达,探讨了个体在世俗中的定位,强调了精神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反映出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自然意象:山水、风、云、松树等,这些意象代表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
- 人文意象:诗书、友人、往事等,反映出他的文化积淀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有哪些? a) 山水 b) 城市 c) 花园
- 诗中“东风披鲜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哀伤 b) 喜悦 c) 平静
- “吾曹二三子,取乐亦云足”说明了什么? a) 朋友之间的交往 b) 对物质的追求 c)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 a) 山水
- b) 喜悦
- a) 朋友之间的交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游山的诗作中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倾向于抒发内心的感受,而李白则更加豪放,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