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裕挽词》
时间: 2025-01-11 07:40: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才本出朝廷右,
能事空推德业馀。
每见便闻曹植句,
至今传宝魏华书。
济南名士新凋丧,
剑外生祠已洁除。
欲寄西风两行泪,
依然乔木郑公庐。
白话文翻译
这位高才本是在朝廷担任要职,
他的才能与德行却无人能比。
每次想到他,我便想起曹植的诗句,
至今流传的都是魏华的书信。
济南的名士刚刚去世,
剑外的祠堂也已经清理干净。
我想借着西风寄去两行泪水,
仍然在郑公的庐前感怀。
注释
- 高才:指有才华的人。
- 朝廷右:指朝廷的高官或要职。
- 德业:指道德和事业。
- 曹植:三国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抒情。
- 魏华:指魏国的华美书信,可能指的是典雅的文学作品。
- 济南:地名,古代名士的聚集地。
- 剑外:指剑门外,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祠堂。
- 郑公庐:郑公是指郑玄,庐是指他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苏轼的作品常以人生态度和情感表达见长,风格多样,融诗、词、文于一体。
创作背景
《张文裕挽词》是苏轼为已故友人张文裕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张文裕的哀悼与怀念。张文裕是苏轼生前的好友,去世之际,苏轼感慨万千,特作此诗以示哀悼与敬意。
诗歌鉴赏
《张文裕挽词》通过对张文裕的才华与德行的赞美,深切表达了苏轼对朋友的怀念。诗的开头提到张文裕的高才和出众的气质,反映出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与成就。接着,诗人引用了曹植的句子,表明张文裕的文学修养,显示了他在文坛的影响力。济南名士的凋亡,不仅仅是个人的逝去,更象征着一段时代的结束。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的最后两句尤其动人。诗人欲寄西风的两行泪水,既是对友人的哀悼,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乔木下的郑公庐,是对故人的怀念之地,充满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调,展现了苏轼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才本出朝廷右:张文裕的才能本来可为朝廷所用,意在强调他才华的出众。
- 能事空推德业馀:虽然他有能力,然而在世人眼中,个人的德行和事业也显得空洞。
- 每见便闻曹植句:每次想到张文裕,便想起古代诗人曹植的诗句,暗示其文学造诣。
- 至今传宝魏华书:强调张文裕的文学作品仍然被后人传颂,体现其影响力。
- 济南名士新凋丧:指出济南的一位名士刚刚去世,寓意着优秀人才的消逝。
- 剑外生祠已洁除:提到剑门外的祠堂已经清理,象征着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 欲寄西风两行泪:诗人希望通过西风寄去自己的泪水,表达哀思。
- 依然乔木郑公庐:在郑公的庐前,继续怀念故人,体现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空推德业馀”,展示了语言的工整和韵律。
- 意象:西风、泪水、乔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哀愁氛围。
- 典故:引入曹植及郑公等历史人物,增加了诗的文化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怀念与哀悼,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友谊的珍惜,充分展现了苏轼深情的个性与对文学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送别与思念的情感,暗示着离别的痛苦。
- 泪水:直接表达悲伤与怀念,是情感的具象化。
- 乔木:代表着长久与坚韧,象征着友谊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才”指的是谁?
- A. 苏轼
- B. 张文裕
- C. 曹植
-
诗中提到的“西风”主要象征什么?
- A. 悲伤
- B. 送别
- C. 快乐
-
“济南名士新凋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祝贺
- B. 哀悼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的《张文裕挽词》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对国家、人生的感慨,但苏轼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在社会背景下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