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叔会老堂》

时间: 2024-09-19 21:54:21

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

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自顾缨尘犹未濯,九霄终日羡冥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永叔会老堂
三朝出处共雍容,
岁晚交情见二公。
乘兴不辞千里远,
放怀还喜一樽同。
嘉谋定国垂青史,
盛事传家有素风。
自顾缨尘犹未濯,
九霄终日羡冥鸿。

白话文翻译:

在这里相聚,三天的宴会令人心旷神怡;岁末时分,情谊在两位老者之间愈加显现。兴致盎然,不惧千里迢迢而来,心情愉悦,愿与朋友共饮一樽。美好的谋略定能兴国,盛大的事迹将流传于家族。回想自身,虽然名利未曾洗净,但心中却羡慕那在九霄之上自由翱翔的鸿雁。

注释:

  • 三朝出处:指三天的相聚,表现出聚会的愉快。
  • 雍容:形容和谐、温文尔雅的气氛。
  • 岁晚交情:年末时分,朋友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
  • 乘兴不辞千里远:兴致勃勃,不怕千里路途遥远。
  • 放怀:放开心情。
  • :酒樽,指酒杯。
  • 嘉谋定国:美好的谋略能够兴盛国家。
  • 垂青史:留名于历史。
  • 缨尘:指名利的污垢。
  • 九霄:指高空。
  • 冥鸿:意指鸿雁,象征自由与高远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既有豪情壮志,又有细腻的情感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与友人聚会时,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正值岁末,回望过去,感慨万千。

诗歌鉴赏:

《题永叔会老堂》展现了苏轼在与友人相聚时的深厚情谊与人生感悟。诗中通过描绘聚会的愉悦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特别是“岁晚交情见二公”,突显了在岁末时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珍贵。诗人在享受友谊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尤其是“自顾缨尘犹未濯”,表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旧友的感激,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问,充分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思想与高洁的情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朝出处共雍容:在这里聚会三天,气氛和谐。
    • 岁晚交情见二公:年末时,友情更加显著。
    • 乘兴不辞千里远:高兴之下,不惧远道而来。
    • 放怀还喜一樽同:心情开阔,乐于分享一杯酒。
    • 嘉谋定国垂青史:美好的谋略能够留名于史书。
    • 盛事传家有素风:盛大的事情可以流传于家族。
    • 自顾缨尘犹未濯:自己却仍然被名利所困。
    • 九霄终日羡冥鸿:整日羡慕那些在高空自由飞翔的鸿雁。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岁晚交情见二公”与“乘兴不辞千里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冥鸿”比喻追求自由高远的理想。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友情和理想生活,表达了对名利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意象分析:

  • 友谊:贯穿全诗,象征人间真情。
  • 岁末:象征时间流逝,引发对过去的回顾与思考。
  • 鸿雁:象征自由与高远的理想。
  • 缨尘:象征名利的束缚,反映诗人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岁晚交情见二公”,这里的“二公”指的是?

    • A. 两位朋友
    • B. 两位诗人
    • C. 两位国君
    • D. 两位大臣
  2.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名利
    • B. 对名利毫不在意
    • C. 希望获得名利
    • D. 受名利困扰

答案

  1. A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但苏轼更注重友情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