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满银塘水漫流。
犀槌玉板奏凉州。
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
今宵人在鹊桥头。
一声敲彻绛河秋。
白话文翻译:
满塘的花朵映照着水面,水流潺潺。犀角的槌子和玉制的板子演奏着凉州曲。顺着风的方向,佩饰的声音飘过秦楼。远处汉朝的碧云轻轻沉浮,今夜,有人在鹊桥头等待。一声敲打声响彻绛河的秋夜。
注释:
字词注释:
- 银塘:形容水面如银般光滑的池塘。
- 犀槌玉板:犀角制成的锤子和玉制的乐器,指演奏乐曲的乐器。
- 凉州:古代乐曲名,常指西北边塞的音乐。
- 环佩:指佩饰的声音,古代女子佩戴的铃铛。
- 秦楼:指古代的楼阁,象征着历史和文化。
- 鹊桥:指牛郎织女相会的桥,象征着爱情。
- 绛河:指银河,常用以象征爱情和离别。
典故解析:
- 鹊桥: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的期盼和思念。
- 凉州:常用于古代诗词中,代表边塞的音乐和独特的文化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因其个人经历和学识,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词、文均有极高的成就,且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浣溪沙·方响》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其人生经历的丰富与感慨。他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情感联结,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间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轼的《浣溪沙·方响》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充满情感的氛围。全诗的意象交织,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又融入了人间情感的寄托。首句“花满银塘水漫流”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景象,水流潺潺,仿佛将诗人的思绪带入了一个清新而美丽的世界。接下来的“犀槌玉板奏凉州”,则将音乐的元素纳入其中,暗示着一种浪漫的情感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化的深厚底蕴。
“顺风环佩过秦楼”一句,运用了声音的意象,环佩声在风中飘荡,仿佛在传递着某种情感。最终,诗人将视角拉回,描绘了“今宵人在鹊桥头”,这里不仅是对爱情的渴望,更是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一声敲彻绛河秋”,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声音的敲打仿佛在敲响着心灵的共鸣,令人感受到深深的秋意与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结合音乐、爱情与思乡之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人生命运的反思,令人读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满银塘水漫流:描绘了一个风景如画的池塘,花朵与水流相映成趣。
- 犀槌玉板奏凉州:乐器的声音传出,营造出一种音乐的氛围。
- 顺风环佩过秦楼:佩饰声随风飘荡,象征人物的活动和情感的流动。
- 远汉碧云轻漠漠:远处的云彩轻盈而模糊,暗示着遥远的思念。
- 今宵人在鹊桥头:描写夜晚,有人在鹊桥等待,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
- 一声敲彻绛河秋:声音穿透秋夜,表达了情感的强烈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银塘,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环佩声随风而动,给声音赋予了生命。
- 对仗:如“花满银塘”和“水漫流”,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生命和人世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作为诗人对情感的敏感与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着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 水:流动的象征,代表着时光和生命的流逝。
- 环佩:象征着女性的温柔和爱情的渴望。
- 鹊桥:象征着爱情的团圆与期盼。
- 绛河:代表着银河,象征着遥远的思念与情感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犀槌玉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风景 -
“远汉碧云轻漠漠”中“碧云”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思念
B. 远方的景色
C. 秋天的感觉 -
“鹊桥”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A. 友谊
B. 爱情
C. 离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稹的《离骚》
诗词对比: 苏轼的《浣溪沙·方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都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但苏轼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而李清照则更直接地表达个人感受,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美学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