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中作》
时间: 2025-02-04 16:10: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广泽侵吴壤,孤城接郢丘。山分三楚断,溪入九江流。寂寞休兵月,纷纭战国秋。吴生来赤壁,魏武定荆州。六代凭形势,群雄死寇仇。凄凉帝子宅,浩荡右衤右爾衡洲。万里浮云暮,千年故国愁。武昌宫不见,麋鹿自群游。
白话文翻译:
遥远的洞庭湖畔,黄鹤楼显得孤寂。水流连接着云梦泽,人们乘船穿越沔阳。广阔的湖泊侵蚀着吴地的土壤,孤独的城池连接着郢都的丘陵。山脉将三楚之地分割,溪流汇入九江。在休战的寂静月夜,战国的纷争如同秋天的落叶。吴国的英雄来到赤壁,魏武帝平定了荆州。六朝凭借地理形势,群雄最终战死沙场。帝子的宅邸显得凄凉,广阔的右衤右爾衡洲。万里的浮云在黄昏时分,千年的故国充满了忧愁。武昌宫已不复存在,麋鹿自由地群游。
注释:
- 渺渺:遥远的样子。
- 洞庭野:指洞庭湖周围的地区。
- 萧萧:形容孤寂、凄凉。
-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著名的古迹。
- 云梦浦:指云梦泽,古代湖泊名。
- 沔阳舟:沔阳地区的船只。
- 广泽:广阔的湖泊。
- 侵吴壤:侵蚀吴地的土壤。
- 孤城:孤独的城池。
- 郢丘:郢都的丘陵。
- 三楚:古代地理区域名,包括楚国的一部分地区。
- 九江:指长江的九条支流。
- 休兵月:休战的月份。
- 战国秋:战国的秋天,比喻战乱不断。
- 吴生:吴国的英雄。
- 赤壁:位于湖北省,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场。
- 魏武:指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 荆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六代:指六朝,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 群雄:众多英雄。
- 死寇仇:战死沙场。
- 帝子宅:帝王的宅邸。
- 右衤右爾衡洲:指广阔的地区。
- 浮云暮:浮云在黄昏时分。
- 故国愁:故国的忧愁。
- 武昌宫:武昌的宫殿。
- 麋鹿自群游:麋鹿自由地群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俞(约1030-1100),字子厚,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该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故国忧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湖北地区时所作,通过对洞庭湖、黄鹤楼等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故国忧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黄鹤楼等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故国的忧愁。诗中“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随后的“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进一步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引出历史的变迁。诗中的“寂寞休兵月,纷纭战国秋”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达了对战乱不断的感慨。结尾的“万里浮云暮,千年故国愁”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抒发了深沉的忧国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开篇即描绘出洞庭湖的遥远和黄鹤楼的孤寂,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通过水流和船只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阔和人类的渺小。
- “广泽侵吴壤,孤城接郢丘”:以广阔的湖泊和孤独的城池为背景,引出历史的变迁。
- “山分三楚断,溪入九江流”:通过山脉和溪流的描绘,展现了地理的分割和自然的流动。
- “寂寞休兵月,纷纭战国秋”:将自然景色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达了对战乱不断的感慨。
- “吴生来赤壁,魏武定荆州”: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展现了历史的沧桑。
- “六代凭形势,群雄死寇仇”:总结了六朝的历史,表达了对英雄战死的感慨。
- “凄凉帝子宅,浩荡右衤右爾衡洲”:通过对帝王宅邸和广阔地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故国的忧愁。
- “万里浮云暮,千年故国愁”:结尾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抒发了深沉的忧国之情。
- “武昌宫不见,麋鹿自群游”:通过对武昌宫和麋鹿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渺渺洞庭野”中的“渺渺”比喻遥远。
- 拟人:如“萧萧黄鹤楼”中的“萧萧”赋予黄鹤楼以孤寂的情感。
- 对仗:如“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故国忧愁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战乱不断的感慨和对英雄战死的同情,展现了深沉的忧国之情。
意象分析:
- 洞庭野:象征着遥远和孤寂。
- 黄鹤楼: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孤寂。
- 云梦浦:象征着自然的壮阔和人类的渺小。
- 沔阳舟:象征着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流动。
- 广泽:象征着自然的壮阔和历史的变迁。
- 孤城:象征着孤独和历史的沧桑。
- 三楚断:象征着地理的分割和历史的变迁。
- 九江流:象征着自然的流动和历史的变迁。
- 休兵月:象征着战乱不断的感慨。
- 战国秋:象征着战乱不断的感慨。
- 赤壁: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战死。
- 荆州: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战死。
- 六代: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战死。
- 帝子宅: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故国的忧愁。
- 右衤右爾衡洲:象征着广阔的地区和历史的变迁。
- 浮云暮:象征着个人的情感和国家的命运。
- 故国愁:象征着深沉的忧国之情。
- 武昌宫: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自由。
- 麋鹿自群游:象征着自然的自由和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鹤楼”位于哪个城市? A. 武汉 B. 南京 C. 杭州 D. 苏州
-
“水通云梦浦”中的“云梦浦”指的是什么? A. 一个湖泊 B. 一个河流 C. 一个城市 D. 一个山脉
-
诗中提到的“赤壁”是哪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A.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B. 战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C. 唐朝时期的赤壁之战 D. 宋朝时期的赤壁之战
-
诗中提到的“魏武”指的是谁? A. 刘备 B. 孙权 C. 曹操 D. 诸葛亮
-
诗中提到的“六代”指的是哪六个朝代? A.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B. 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C. 唐朝、五代、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D. 秦朝、汉朝、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
答案:
- A
- A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故国忧愁的感慨。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张俞的《楚中作》与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故国忧愁的感慨。
- 张俞的《楚中作》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都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但前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故国忧愁的感慨,后者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俞的《楚中作》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的《登高》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全唐诗》:收录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