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4:20:19

赵州有四门,门门通大道。

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长安。

门门通大道,毕竟谁亲到。

路路透长安,分明进步看。

岁晚未归客,西凤门外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赵州有四门,门门通大道。
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长安。
门门通大道,毕竟谁亲到。
路路透长安,分明进步看。
岁晚未归客,西凤门外寒。

白话文翻译:

赵州有四扇大门,每扇门都连接着通往大道。玉泉也有四条道路,每条路都通向长安。每扇门都通向大道,但究竟有谁能够真正走到那里呢?每条路都通往长安,显然是一步一步地走过去的。年末时节,未归的游子,正值寒冷的西凤门外。

注释:

字词注释:

  • 赵州:地名,古时赵州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 大道:指通往主要城市或重要地点的路。
  • 玉泉:指一个著名的水源地,象征清泉和美好。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和富饶。
  • 未归客:指还未回家的人,寓意思乡之情。
  • 西凤门:长安城的一座门,象征归途。

典故解析: “赵州有四门”与“玉泉有四路”均是对交通便捷的描述,反映了古代城市的繁华与联系。长安作为都城,象征着权力与文化的中心,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道平,字道平,宋代僧人,擅长诗词,追求禅意,作品多具哲理性和抒情性。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之际。诗中表达了对归属与安宁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偈二首 其二》是一首融合了哲理与抒情的诗作。诗人以赵州和玉泉为引子,通过描绘四门和四路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通达与归属的对比。诗中反复提及的“大道”和“长安”,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通路,更象征着人生的追求和理想。

在“门门通大道,毕竟谁亲到”一句中,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寻与现实的无奈。尽管道路多通向长安,但能否真正到达仍是未知。这样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道路的反省,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的渺小与孤独。

“岁晚未归客,西凤门外寒”则更直接地传达了游子在年末时节的凄凉与思乡之情。寒冷的气候与未归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孤独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让人思索人生的意义与归属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赵州有四门,门门通大道。
    赵州的四扇大门,象征着四条通往理想的道路。

  2. 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长安。
    玉泉的四条道路,表明虽有多条路可走,但最终都指向繁华的长安。

  3. 门门通大道,毕竟谁亲到。
    反问的方式,揭示了即便有多条通道,真正能够到达的人却寥寥无几。

  4. 路路透长安,分明进步看。
    逐步走向长安,暗示人生的旅途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辛过程。

  5. 岁晚未归客,西凤门外寒。
    年末未归的游子,体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寒冷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门门通大道”与“路路透长安”,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设问:通过反问“毕竟谁亲到”,引导读者思考。
  • 意象:四门、四路、长安等意象,象征着人生的选择和归属。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归属与孤独的主题,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对交通便利与游子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归宿的渴望和对漂泊者内心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门:象征选择与机会。
  • 大道:理想与目标。
  • 四路:人生的不同路径。
  • 长安:归属与繁华。
  • 未归客:游子,代表思乡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州有多少扇门?

    • A. 三扇
    • B. 四扇
    • C. 五扇
    • D. 六扇
  2.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 A. 乡村
    • B. 繁华与归属
    • C. 战争
    • D. 自然
  3. “岁晚未归客”中的“未归”指的是?

    • A. 已经回家
    • B. 还未回家的游子
    • C. 路途遥远
    • D. 失去归属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进行对比,探讨两首诗中对乡愁的表现。王维的诗更多强调亲情,而释道平的诗则侧重于孤独感与对理想归属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