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张中丞庙》
时间: 2025-01-24 15:14:1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谒张中丞庙
作者: 高启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延秋门上乌啼霜,
羯奴晓登天子床。
江头老臣泪暗滴,
万乘西去关山长。
公卿相率作降虏,
草间拜泣如群羊。
当时不识颜平原,
岂复知有张睢阳?
孤城落日百战后,
瘦马食尾人裹疮。
男儿竟为忠义死,
碧血满地嗟谁藏。
贺兰不斩上方剑,
英雄有恨何时忘。
千年海上见祠庙,
古苔丛木秋风荒。
摩挲画壁尘网里,
勇气烨烨虬须张。
巫歌大招客酹酒,
忠魂或能来故乡。
白话文翻译:
在延秋门上,乌鸦在霜冻的气候中啼叫;
羯奴在晨曦中登上了天子的床榻。
江边的老臣默默流泪,
万乘之国逐西而去,关山遥远。
公卿们纷纷投降敌人,
在草间拜泣,犹如群羊一般。
当时我未能识别颜平原,
更不知有张睢阳的存在。
孤城在落日之下经历了百战,
瘦马啃食自己的尾巴,伤者遍布。
男儿为了忠义而死,
满地的碧血,谁能掩藏?
贺兰山未斩上方剑,
英雄的仇恨何时才能忘却?
千年之后在海上见到了庙宇,
古苔丛生,秋风萧瑟。
轻抚画壁,尘网密布,
勇气如龙须般旺盛张扬。
巫歌高唱,向客人酹酒,
忠魂或许能回到故乡。
注释:
- 延秋门:指的是一个地点,可能为古代某个城门。
- 羯奴:指的是羯奴族,古代一个民族,常用作敌人。
- 颜平原: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和忠臣,因其忠诚而闻名。
- 张睢阳:张巡,唐代名将,以忠义著称。
- 贺兰:指贺兰山,象征着战斗和忠诚。
- 碧血:指为忠义而死的士兵的鲜血,象征忠诚和牺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字季扬,号南溪,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古体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常有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表达忠义与悲壮之情。
创作背景:
《谒张中丞庙》创作于对历史的追思与对忠义的铭记之时,表达了对忠臣的怀念与对国家沦陷的忧虑。在明代,国势日衰,士人对忠义的呼唤尤为强烈。
诗歌鉴赏:
《谒张中丞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忠臣的怀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的开头以“乌啼霜”引入,营造出凄凉的氛围,接着通过羯奴登天子床的意象,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江头老臣默默流泪,描绘出政治变迁带来的悲伤,而“万乘西去”则表明国家的衰落。接下来的描写中,公卿相率降敌,草间拜泣的场景,进一步揭示了当时忠臣的无奈与悲愤。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回忆起当时未能识别的忠臣,表达出对历史的惋惜与对忠义的追寻。孤城落日和瘦马食尾的意象,象征着战后的荒凉与士兵的困境,百战之后的疲惫和牺牲,显得特别悲壮。最后,诗人借贺兰山未斩剑的意象表达了英雄们的仇恨与不甘,千年之后的庙宇与秋风,交织出一种历史的苍凉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传达出对忠义精神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较强的历史感与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延秋门上乌啼霜:描绘秋天的寒冷,乌鸦啼叫,一种孤寂感扑面而来。
- 羯奴晓登天子床:暗示外族入侵,天子失位,反映了国家的危难。
- 江头老臣泪暗滴:老臣为国泪下,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心。
- 万乘西去关山长:象征国家的衰败,万乘之国的消逝让人感到遥不可及。
- 公卿相率作降虏:当时公卿纷纷投降,反映出士人的失落。
- 草间拜泣如群羊:形象地描绘出士人无奈的悲情。
- 当时不识颜平原:表达对忠臣的惋惜与怀念。
- 岂复知有张睢阳:反思历史,感慨忠臣的默默无闻。
- 孤城落日百战后:表现战争带来的惨痛,孤城的凄凉。
- 瘦马食尾人裹疮:比喻士兵的惨状,揭示战争的残酷。
- 男儿竟为忠义死:表达忠臣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 碧血满地嗟谁藏:忠臣的鲜血洒满大地,谁能为他们掩藏?
- 贺兰不斩上方剑:呼唤英雄,仇恨未能消散。
- 英雄有恨何时忘:对忠臣仇恨的思考,暗示历史的沉重。
- 千年海上见祠庙: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遗迹。
- 古苔丛木秋风荒:展现古庙的荒凉与历史的无情。
- 摩挲画壁尘网里:轻触历史的痕迹,感慨万千。
- 勇气烨烨虬须张:赞美忠臣的勇气与精神。
- 巫歌大招客酹酒:以巫歌招待客人,表达对忠魂的敬仰。
- 忠魂或能来故乡:对忠臣灵魂回归的美好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瘦马食尾”,形象地表现出战争带来的惨痛。
- 对仗:如“公卿相率作降虏,草间拜泣如群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场景的描绘,表现出情感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敬仰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历史的沉重和士人的悲壮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鸦:象征凄凉与不幸。
- 羯奴:外敌的入侵象征。
- 忠臣的泪: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 落日:象征着衰败与结束。
- 碧血:忠义与牺牲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颜平原”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颜真卿
- C. 杜甫
答案: B
-
填空题:诗中“男儿竟为忠义死,碧血满地嗟谁藏。”表现了诗人对__精神的赞美。 答案: 忠义
-
判断题:诗中通过描写忠臣和国家命运,表达了对外敌的愤怒与对忠义的追求。
答案: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占》 - 李白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口占》:同样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国家的担忧,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孤独。
- 《秋夕》:在自然景象中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研究明代诗人及其作品。
- 《古诗词鉴赏》 - 详细分析古代诗词的技巧与情感。
- 《高启诗文研究》 - 探讨高启的生平与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