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时间: 2025-01-23 23:38:56

三夜清灵气,五更含吐心。

问余何在此,圯上不如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莲花
作者: 吴京 〔明代〕

三夜清灵气,
五更含吐心。
问余何在此,
圯上不如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三夜的清新灵气,
在五更时分悄然吐露心声。
有人问我为何在此,
我觉得在这里的深处比圯上更为美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夜:指三晚,强调时间的长度。
  • 清灵气:清新而灵动的气息。
  • 五更:指夜晚的五点钟,通常是天快亮的时候。
  • 含吐心:形容内心的情感流露。
  • 圯上:圯指的是路边的低洼地,象征着表面的浮华。
  • 不如深:即这里的深处更美好。

典故解析:

  • 圯上: 在古代诗词中,圯通常用来比喻外在的环境,常常与内心的追求形成对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内心的追求与外在环境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京,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自然、情感为主题,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自然的追求与思考,反映出当时士人对于内心世界和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莲花》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探索。诗中“清灵气”与“吐心”相结合,塑造出一种清新而富有情感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灵动与内心的感动。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描绘,表现出清晨时分的宁静与美好,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希望与期盼。

在问句“问余何在此”中,诗人自省与思考的姿态更为突出,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最后一句“圯上不如深”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内心的深邃与外界的浮华之间的对比,强调内心的充实与自然的美好才是人生的真正追求。

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内心深处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夜清灵气:诗人描绘了三晚的宁静与清新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
  2. 五更含吐心:在夜深人静时,内心的情感开始显露,传达了诗人的情感真实与自然的和谐。
  3. 问余何在此:表达他人对诗人存在的疑惑,暗示他人的不解与诗人的独特追求。
  4. 圯上不如深:通过对比,强调内心的深度与外在表象的不同,表现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情感比作“清灵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感受。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和谐,增加了诗词的音韵美。
  • 反问:通过问句引导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内心深处的探索与自然和谐的追求,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美好,寓意诗人对理想与美的追求。
  • 清灵气:代表自然的灵动与生机,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 :象征表面的浮华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表达了诗中对自然的情感? A. 圯
    B. 清灵气
    C. 含吐心
    D. 五更

  2. 诗中提到的“五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凌晨五点
    B. 晚上五点
    C. 上午五点
    D. 中午五点

  3. “圯上不如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追求外在的繁华
    B. 内心的充实更重要
    C. 自然的美好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吴京的《莲花》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前者强调内心深处的追求,后者则更多展现自然的幽静之美。两者在意境上相辅相成,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