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向来曾醉呼猿洞,乱石崩云拥坐隅。
谁料七闽烟瘴底,半岩风物似西湖。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在这猿洞旁醉酒高歌,四周乱石崩落,云雾缭绕,仿佛坐在一隅。没想到在这七闽的烟雾和瘴气之下,岩石的风景竟然与西湖相似。
注释:
- 向来:过去常常,指诗人曾经的经历。
- 醉:在此指陶醉,沉迷。
- 呼猿洞:猿洞是指猿猴栖息的洞穴,诗人可能在这里吟唱。
- 乱石崩云:形容周围环境的险峻,乱石堆砌,云雾弥漫。
- 七闽:指福建省,因其地形复杂,故有“烟瘴”之称。
- 烟瘴:指湿气重,常有瘴气的环境,形容环境的恶劣。
- 半岩:半边的岩石。
- 风物:指自然景色。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以其水光山色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隽,字子美,号竹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风以清丽见长,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色,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蔡隽游览福建汀洲时,表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福建地区的环境特点。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与西湖相似的美景,激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感情,勾勒出了汀洲苍玉洞的壮丽景色及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向来曾醉呼猿洞”即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引入,表现出作者曾在此地的愉悦与陶醉。紧接着用“乱石崩云”描绘出险峻的自然环境,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与美的结合。第三句“谁料七闽烟瘴底”则转折,表明在福建的瘴气环境中,诗人却发现这里的风景与西湖有相似之处,表达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内心的惊喜。全诗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也引发了对人文环境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来曾醉呼猿洞: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在这个猿洞旁沉醉吟唱的场景,展示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 乱石崩云拥坐隅:描绘了环境的险峻和壮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谁料七闽烟瘴底:转折的用法,揭示了福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 半岩风物似西湖:在恶劣环境中,诗人发现自然景色的惊人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比作西湖,增强了诗的意象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人情,使之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汀洲苍玉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显示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猿洞:象征自然的原始与清新。
- 乱石:代表自然的险峻与变化多端。
- 烟瘴:体现了环境的复杂与挑战。
- 西湖:象征着美丽和宁静,代表人文环境的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曾在猿洞旁做了什么?
- A. 睡觉
- B. 吟唱
- C. 绘画
-
“七闽”指的是哪个省份?
- A. 广东
- B. 福建
- C. 浙江
-
诗中提到的“西湖”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的险峻
- B. 美丽与宁静
- C. 文化的复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蔡隽《和陈轩题汀洲苍玉洞》 vs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两首诗均描写了自然景观,但蔡隽更侧重于对比与感慨,苏轼则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豁达的情怀,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特点。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蔡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