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盘所学民家藏温日观葡萄》
时间: 2025-02-04 15:3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张颠草书天下雄,醉笔往往惊群公。
温师作画亦若是,我知画与书法通。
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
世间画者谁最高,温师自有葡萄癖。
当时豪贵争邀迎,掉头辄走呼不应。
酒酣耳热清兴发,挥洒始觉通神灵。
东家雪练西家帛,布地待师师不惜。
芒鞋踏墨云海翻,满把骊珠轻一掷。
百年画意谁见之,破幅萧条今尚遗。
心垢都除入清净,不尔妙悟何能为。
忆我携书客淮右,大官都送葡萄酒。
寒香压露春瓮深,风味江南未曾有。
林君对此心忉忉,谓余亦种葡萄苗。
何当酿酒二千斛,愁来一饮三百瓢。
白话文翻译:
张颠的草书在天下都是雄伟的,醉酒之下的笔触常常让众人惊叹。
温师的绘画也如同书法一般,我知道书法与绘画是相通的。
葡萄从何而来,来自遥远的西方,枝蔓如云延伸千尺。
在世间的画家中,谁才是最顶尖的呢?温师的确有着对葡萄的独特爱好。
当时的豪贵们争相欢迎他,但他却常常掉头就走,对他们的呼唤毫不回应。
酒酣耳热之际,清新兴致油然而生,挥洒之下,才觉得与神灵沟通。
东家的雪白绸缎,西家的细腻丝帛,为了迎接温师,他们不惜铺设地面。
他穿着芒鞋,踏着墨色的云海翻腾,满把珍珠轻轻一抛。
百年之后,谁能看见那画意,破旧的幅子如今仍然遗留。
心中的污垢都已清除,达到了清净的境地,不然又怎能悟出妙理呢?
我回忆起在淮右的日子,那里大官们都赠送葡萄酒。
那深藏于春瓮的寒香,风味是江南所独有的。
林君对此心中忐忑,告诉我也想种下葡萄苗。
何时才能酿出二千斛的美酒,愁苦时能一饮三百瓢。
注释:
- 张颠: 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以草书闻名。
- 温师: 指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也擅长绘画。
- 葡萄癖: 对葡萄的独特喜好或嗜好。
- 芒鞋: 轻便的鞋子,象征随意与洒脱。
- 骊珠: 珍贵的珠子,象征财富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伯旅(约1560-约1620),明代诗人,字子高,号南溪,生于福建。许伯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而闻名,常以自然为题材,多次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丰富的诗作。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诗中描述了作者对书法与绘画的理解,尤其是对温师绘画技艺的赞美,同时表达了对葡萄的独特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表达了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张颠的草书在诗中被赞誉为“天下雄”,显示了书法之美的广泛认可;而温师的画作同样令人赞叹,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共鸣,也反映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诗中提到“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不仅展示了葡萄的美丽与神秘,也象征着文化交流与艺术的传播。诗人通过对葡萄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赞美。此外,诗中豪贵们争相迎接温师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风尚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流露,形成了一个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张颠草书天下雄: 赞美张旭的草书技艺,表明其在书法界的卓越地位。
- 醉笔往往惊群公: 表达醉酒时的书法作品常常让人惊艳。
- 温师作画亦若是: 将温师的绘画技巧与张颠的书法相提并论。
- 我知画与书法通: 表示书法与绘画在艺术上的联系。
- 葡萄何来自西极: 提出葡萄的来源,带出一种对西方文化的好奇。
- 枝蔓连云引千尺: 描述葡萄的生长状态,展现自然之美。
- 世间画者谁最高: 提出一个问题,引发思考。
- 温师自有葡萄癖: 强调温师对葡萄的喜爱。
- 当时豪贵争邀迎: 描述当时的文人风尚与社交场合。
- 酒酣耳热清兴发: 表达酒后兴致高涨,灵感迸发的状态。
- 挥洒始觉通神灵: 通过挥洒笔墨,感受到与神灵的沟通。
- 东家雪练西家帛: 突出迎接温师的热情与豪华。
- 芒鞋踏墨云海翻: 表达作者的洒脱与自由。
- 满把骊珠轻一掷: 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轻松把握。
- 百年画意谁见之: 提出对艺术传承与认同的反思。
- 破幅萧条今尚遗: 反映艺术作品的时光流逝与价值。
- 心垢都除入清净: 表达内心的清净与艺术的领悟。
- 不尔妙悟何能为: 强调内心的清净是艺术领悟的基础。
- 忆我携书客淮右: 回忆与友人的往事,增添人情味。
- 大官都送葡萄酒: 体现社交中的礼尚往来。
- 寒香压露春瓮深: 描述江南的独特风味与气息。
- 风味江南未曾有: 强调江南文化的独特性。
- 林君对此心忉忉: 朋友林君对此感到不安。
- 谓余亦种葡萄苗: 表达林君对葡萄的向往。
- 何当酿酒二千斛: 期盼能酿出美酒的愿望。
- 愁来一饮三百瓢: 以酒解愁的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 比如将书法与绘画相提并论,强调它们的艺术共性。
- 拟人: 描述葡萄的生长状态时,赋予葡萄以生命的形象。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描绘书法、绘画与葡萄的关系,展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艺术的崇敬与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张颠: 书法的象征,代表艺术的卓越。
- 温师: 画家的象征,代表绘画的精致。
- 葡萄: 自然之美的象征,代表生活的丰盈。
- 酒: 文化交流与社交的象征,代表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颠的草书被称为什么?
- A. 天下雄
- B. 天下第一
- C. 草书之王
-
温师对什么有独特的喜好?
- A. 书法
- B. 葡萄
- C. 诗歌
-
诗中提到的“芒鞋”象征什么?
- A. 轻便与洒脱
- B. 严肃与拘束
- C. 贵族的身份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将进酒》: 以酒为主题,表达豪情壮志,与本诗中的酒文化有相似之处。
- 《月夜忆舍弟》: 描述友情与思念,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与本诗的社交氛围相呼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
- 《中国古代绘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