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周民山矾图》
时间: 2025-01-27 03:35: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赞家。
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
东风著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
一枝独立霜霰余,已觉江梅是同列。
惜哉此物知者稀,深林大谷多所遗。
牧竖樵童尔何苦,剪伐每同荆棘归。
林君本是鳌头客,高卧云间人莫识。
酒酣挥袖卷新图,一笑西山眼中碧。
白话文翻译:
山矾这种花卉在画作中是少见的,我曾在倪赞的家中见过。
我问你从哪里得到这幅画的,原来是水屋十月时节开出的春花。
东风吹拂,树香满雪,长须上露珠滴落,结成金色的粟米。
一枝独立在霜霰之余,已经感觉到江梅与它同列。
可惜这种花卉知晓的人稀少,深林大谷中多有遗失。
牧童和樵夫,你们何必如此辛苦,砍伐时总是与荆棘同归。
林君本是龙头客,卧高云间无人识得。
酒酣时挥袖卷起新图,一笑间西山在眼中显得碧绿。
注释:
- 山矾:一种植物,花色洁白,常被用于绘画。
- 倪赞:明代著名画家,以山水画著称。
- 水屋:指水边的小屋,是画家创作的地方。
- 东风:春天的风,带来温暖与生机。
- 金粟:指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的样子,形容美丽。
- 江梅:江南的梅花,诗中用以对比山矾的美丽。
- 鳌头客:比喻高人,出众之人。
- 西山:指远处的山,象征自然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伯旅,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山水和花卉的热爱,同时表达对知音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矾”这一花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开头两句点明了山矾在画作中少见的珍贵性,继而引出与倪赞的交往,显示出诗人与画家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对季节变化的细致观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东风”“香满雪”等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山矾的美丽,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诗中“惜哉此物知者稀”不仅表达了对山矾的珍惜,也隐含了对自然美和艺术欣赏者稀少的惋惜。
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酒酣之际,挥袖卷起新图,笑看西山,象征着一种洒脱与乐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特定花卉的赞美,又隐含着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矾入画古所少:山矾在古代画作中出现得很少。
- 我昔见之倪赞家:我曾在倪赞的家中见过这种花。
- 问君何处得此本:我问你从哪里得到这幅画。
- 水屋十月来春花:水边的小屋里十月时节开出了春花。
- 东风著树香满雪:春风吹拂,树木的香气满溢在雪中。
- 长须滴露金粟结:长须上露珠滴落,像金色的粟米一样。
- 一枝独立霜霰余:一枝花独自立在霜和雪之后。
- 已觉江梅是同列:已感觉到江梅与山矾齐名。
- 惜哉此物知者稀:可惜这种花的欣赏者稀少。
- 深林大谷多所遗:在深林和大谷中,很多美好事物被遗忘。
- 牧竖樵童尔何苦:牧童和樵夫,你们何必辛苦。
- 剪伐每同荆棘归:砍伐时总是与荆棘相伴。
- 林君本是鳌头客:林君本是出众的人。
- 高卧云间人莫识:高卧云中无人识得他。
- 酒酣挥袖卷新图:酒酣之际挥袖卷起新画。
- 一笑西山眼中碧:一笑间看到西山的碧绿。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须滴露金粟结”,形象生动。
- 拟人:东风、山矾等拟人化,增添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酒酣挥袖卷新图”与“一笑西山眼中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也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山矾:象征稀有与珍贵,代表诗人对美的追求。
- 东风:象征春天,代表生机与希望。
- 西山:象征远方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矾”在画作中是: A. 常见的
B. 少见的
C. 绝对不见的 -
诗人曾在哪位画家的家中见过山矾? A. 王维
B. 倪赞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东风”主要象征: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但更侧重于秋天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描写月光和思乡之情,表现了孤独与思念。这些作品与许伯旅的《题林周民山矾图》在对自然的描绘与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意境和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画与诗词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