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新秋》
时间: 2024-10-04 21:34: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新秋
作者: 欧阳珑
井梧簌簌飘黄叶。
露湿寒螀泣。
炎熇日日盼秋风。
怎到秋来萧瑟更愁侬。
凭高几度空怀远。
摇落情何限。
断蓬心事不谁知。
除是天孙相诉有怜时。
白话文翻译:
在井梧树下,黄叶纷纷飘落,
露水湿润了寒虫的悲鸣。
炎热的日子里,我日日期盼秋风的到来,
可是秋天来了,却带来更多的萧瑟与愁苦。
我屡次凭高眺望,空怀远方的思念,
心中情感如落叶般无尽无休。
我心中的孤独与愁苦无人知晓,
只有天上的仙子能理解我的哀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簌簌:形容细小的声响,这里形容落叶的声音。
- 寒螀:寒虫,指秋天的虫子,因气温下降而发出悲鸣。
- 炎熇:炎热的天气。
- 萧瑟:形容秋天的凄凉和冷清。
- 天孙:天上的仙子,传说中可以传递心声。
典故解析:
- “天孙”源自道教文化,指的是天上的神灵或仙子,常被视为具有传递情感与愿望的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珑,清代词人,字梦阮,号青云,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女性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婉约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诗人借景抒情,反映了对秋天的期待与失落,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诗歌鉴赏:
《虞美人 新秋》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孤独。首联“井梧簌簌飘黄叶”,即刻引入秋天的氛围,黄叶的飘落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接下来的“露湿寒螀泣”,更是将自然的悲伤与诗人的愁苦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共鸣。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对秋风的期盼与到来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期待与失落的矛盾心情。“凭高几度空怀远”,诗人站在高处,遥望远方,思绪万千,但又是“摇落情何限”,情感如落叶般无止无尽,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断蓬心事不谁知,除是天孙相诉有怜时”,更是将个人的情感提升至宇宙的层面,诗人希望有理解自己情感的存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复杂感受,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有对时光流逝和孤独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井梧簌簌飘黄叶”:描绘秋天落叶的景象,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露湿寒螀泣”:通过“寒螀”的悲鸣,进一步反映季节的寒冷和诗人的愁苦。
- “炎熇日日盼秋风”:表达对秋季的期盼,暗示对炎热的厌倦。
- “怎到秋来萧瑟更愁侬”:秋天的到来并没有带来期待中的欢愉,反而增添了愁苦。
- “凭高几度空怀远”:诗人屡次站高处望远,怀念远方的情感。
- “摇落情何限”:情感如落叶,似乎没有尽头。
- “断蓬心事不谁知”:孤独的心事无人理解。
- “除是天孙相诉有怜时”:只有天上的仙子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寒螀”描绘成有情感的生物,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凭高几度”和“摇落情何限”,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将心事比作“断蓬”,形象地表达了心灵的孤独与漂泊。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秋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赏识,也有对生命流逝的感叹,最终升华为对理解与慰藉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叶:象征秋天、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寒螀:代表秋天的孤寂和悲伤。
- 秋风:象征着期盼与变迁。
- 高处:代表思考和怀念的空间。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秋天的萧瑟与诗人的孤独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井梧簌簌飘黄叶”中“簌簌”的意思是: A. 细小的声音
B. 大声的叫喊
C. 突然的风暴
D. 明亮的光线 -
诗中提到的“天孙”指的是: A. 地上的人
B. 天上的神灵
C. 大地的精灵
D. 农田的守护者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秋天的复杂情感
C. 对冬天的思念
D. 对夏天的厌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浣溪沙》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欧阳珑的《虞美人 新秋》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通过对比,两者在情感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现方式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