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时间: 2025-01-11 14:47:45

故国海云端,归宁便整鞍。

里荣身上蒨,省罢手中兰。

烧急平芜广,风悲古木寒。

谢公山色在,朝夕共谁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国海云端,归宁便整鞍。
里荣身上蒨,省罢手中兰。
烧急平芜广,风悲古木寒。
谢公山色在,朝夕共谁观。

白话文翻译

故乡在海云的尽头,归来的时候就要准备好马鞍。
家乡的荣华富贵在身上显现,手中拿着的兰花也被放下。
火烧得急,平坦的原野广阔无边,风中传来古木的悲鸣,寒冷而凄凉。
谢公的山色依旧在,朝朝暮暮又有谁来观赏呢?

注释

  • 故国:指故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海云端:海上的云彩,意味着遥远的地方。
  • 归宁:指归乡,宁静安详的生活。
  • 整鞍:准备马鞍,表示即将出发回家。
  • :指身上的装饰或衣物。
  • 省罢:放下,停止。
  • :兰花,象征高洁和美丽。
  • 烧急:表示火势猛烈,可能暗指战乱或自然灾害。
  • 平芜广:开阔的原野,广袤的土地。
  • 古木寒:古老的树木在寒冷中显得悲凉。
  • 谢公:谢安,东晋名士,谢公山即为谢安故居附近的山。
  • 朝夕共谁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谁来欣赏这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黔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诗歌形式丰富,风格多样,吴黔的作品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创作背景

《失题》一诗,写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有关。在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失题》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将故国与海云相联系,展现了一幅远离家乡的辽阔画面,既有壮阔之感,又带着淡淡的忧伤。作者用“归宁便整鞍”一句,表达了对回归故乡的渴望。这种对家的依恋,贯穿全诗,令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接下来的“里荣身上蒨,省罢手中兰”两句,展现了家乡的繁华与个人的失落,诗人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却感到无比的空虚和失落。火焰的急迫与原野的广阔交织,表现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时局和自然环境中的凄凉。而“风悲古木寒”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渗透出诗人心中的悲凉与无奈。

最后两句“谢公山色在,朝夕共谁观”,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情冷暖的深思,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寂。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现状的哀叹,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间流逝与人事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国海云端:故乡在遥远的海云之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 归宁便整鞍:归乡时准备好马鞍,暗示即将出发。
  3. 里荣身上蒨:家乡的荣华富贵在身上显现,描绘出生活的美好。
  4. 省罢手中兰:放下手中的兰花,意味着对物质的放弃。
  5. 烧急平芜广:火焰急速,广袤的原野,体现出紧迫感。
  6. 风悲古木寒:古老的树木在寒风中显得悲凉。
  7. 谢公山色在:谢公山的美丽仍然存在。
  8. 朝夕共谁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无人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故国海云端”将故乡与远方的海云联系在一起,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风”赋予了悲伤的情感,使自然景象更具表现力。
  • 对仗:如“烧急平芜广”与“风悲古木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国:象征归属和温馨的地方。
  • 海云端:代表遥远与不可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象征高洁和美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 古木:代表历史和沧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谢公山:历史人物的山,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美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国”指的是: A. 诗人的故乡
    B. 一个虚构的地方
    C. 外国
    D. 未来的地方

  2. “归宁便整鞍”意味着: A. 准备出发回家
    B. 享受闲暇生活
    C. 参加宴会
    D. 旅游

  3. 诗中“谢公山色在”表达了: A. 自然景色的美丽
    B. 对历史的怀念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亲情的描写。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送别的情景,结合自然的美景与离愁。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虽然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丰富了古诗的表现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