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岭》

时间: 2025-01-11 14:55:26

一石嵌一佛,一佛占一石。

碎拆金莲花,乱插云窝窄。

想是古先生,亦有米颠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佛岭》
作者: 李懿曾 〔清代〕
一石嵌一佛,一佛占一石。
碎拆金莲花,乱插云窝窄。
想是古先生,亦有米颠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千佛岭的景象:一块石头上雕刻着一个佛像,而每个佛像又仿佛是占据了一块石头。金莲花被破碎并且胡乱插在狭窄的云窝里。想来这位古代的先生也有着米颠的癖好。

注释

  • :镶嵌、嵌入。
  • :占据、占有。
  • 金莲花:一种象征美好的花,可能指的是某种特殊的花朵。
  • 云窝:形容云彩的巢穴,或是云层的缝隙。
  • 米颠癖:米颠是指米的奇特癖好,古人中有些人喜欢在米上追求奇特的造型或风格。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懿曾是清代的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哲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与文化氛围。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关注影响,诗中所描绘的千佛岭,既是景色的呈现,也是对古文化的追思。

诗歌鉴赏

《千佛岭》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千佛岭的独特景象。开篇“一石嵌一佛,一佛占一石”,通过简洁的对仗,生动地展示了佛像与石头的关系,象征着佛教文化在自然界中的无处不在。接下来的“碎拆金莲花,乱插云窝窄”,则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美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但又在现实中显得无序和局促。最后一句“想是古先生,亦有米颠癖”,则引入了对古人的思考,似乎在暗示古代文化的某种执拗与偏执,增加了诗的深度与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宗教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传承中的矛盾和复杂性。诗中的细腻描绘与哲理思考,使其成为清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石嵌一佛,一佛占一石”:表现出佛教文化的深厚,佛像与石头相依相存,象征着一种永恒的存在。
    • “碎拆金莲花,乱插云窝窄”:描绘了一种混乱的美,暗示着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 “想是古先生,亦有米颠癖”: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传统的执着与偏执。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富有节奏感。
    • 比喻:将佛与石、花与云的关系比喻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增加了诗的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千佛岭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与宗教的敬畏和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对文化传承中的矛盾与复杂性。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坚固与永恒,佛像的存在依托于自然。
  • :代表着信仰与哲理,连接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金莲花:象征美好与理想,但被“碎拆”后,表现出现实的无奈。
  • 云窝:暗示着自然的灵动与变化,反映出人们对美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石嵌一佛”中,石与佛的关系是什么?

    • A. 对立
    • B. 相依
    • C. 无关
  2. “碎拆金莲花”暗示了什么?

    • A. 完美
    • B. 混乱
    • C. 安宁
  3. 李懿曾的《千佛岭》主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敬畏
    • B. 对爱情的追求
    • C. 对历史的批判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白居易的作品,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 《望庐山瀑布》:李白的诗,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崇敬。

诗词对比

  • 《千佛岭》与《庐山谣》
    • 前者侧重于佛教文化与自然的结合,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千佛岭》更注重哲理思考,而《庐山谣》则更具抒情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懿曾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