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高良涧》

时间: 2025-01-11 12:48:16

反侧复反侧,旅夜何漫漫。

薄酒不成醉,愁怀难暂宽。

夜寒镫影瘦,霜落雁声乾。

一片平湖月,年年客里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反侧复反侧,旅夜何漫漫。
薄酒不成醉,愁怀难暂宽。
夜寒镫影瘦,霜落雁声乾。
一片平湖月,年年客里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反复翻身,旅途的夜晚显得无比漫长。喝了薄酒却无法醉倒,心中的愁苦无法得到片刻的宽慰。寒冷的夜晚,灯下的影子显得瘦弱,霜降时,孤雁的叫声显得干涩。每年我都在这片平湖上看着皎洁的明月,感受到身为客人的孤独。

注释:

  • 反侧:翻身、辗转,形容难以入眠。
  • 漫漫:形容漫长而无尽。
  • 薄酒:指的是酒量不多,喝得不醉。
  • 愁怀:指内心的愁苦。
  • 镫影:灯下的影子。
  • 霜落:指寒霜降临,带来冷意。
  • 雁声:指大雁的叫声,通常与孤独和离别相关。
  • 平湖月:指平静的湖面上映照着的明月。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诗中通过夜晚、孤雁、明月等意象,表达了旅行者的孤寂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獬,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一次旅途中写成,反映了诗人对孤独和人生旅途的思考。清代社会动荡,诗人可能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忧愁。

诗歌鉴赏:

《舟次高良涧》是一首充满孤独感的旅途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寂静与苦闷。首句“反侧复反侧”,生动地描绘了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无尽的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的“薄酒不成醉,愁怀难暂宽”,则表达了即使借酒消愁,内心的愁苦依然难以释怀。这里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流露,更是对生活中无法逃避的孤独感的真实写照。

“夜寒镫影瘦,霜落雁声乾”,则通过寒冷的夜晚和孤雁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人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而最后一句“一片平湖月,年年客里看”,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年年相同的月色,却只能在异乡的身影下独自欣赏,这样的情感更是让人心碎。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极为精妙,夜、酒、雁、月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孤独而又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反侧复反侧:反复翻身,表现出难以入眠的状态。
  2. 旅夜何漫漫:感叹旅途的夜晚漫长,时间仿佛停滞。
  3. 薄酒不成醉:喝了酒却无法醉倒,说明心中的愁苦难以化解。
  4. 愁怀难暂宽:内心的愁苦没有一丝缓解。
  5. 夜寒镫影瘦:寒冷的夜晚,灯下的影子显得孤独瘦弱。
  6. 霜落雁声乾:霜降时节,孤雁的叫声响亮而苍凉。
  7. 一片平湖月:明亮的月光照在平静的湖面上。
  8. 年年客里看:每年在异乡都在看着这皎洁的月光,感受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夜晚的寂静与漫长比喻内心的孤独。
  • 拟人:灯下的影子被描述得如同一个瘦弱的身影,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如“夜寒”与“霜落”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冷峻与内心的愁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和人生旅程的思考,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愁苦,使人反思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思索的时刻。
  • :象征短暂的逃避与无奈。
  • :代表着孤独的存在。
  • :象征寒冷与孤寂的环境。
  • :象征着离别与孤独感。
  • :象征着思乡与宁静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舟次高良涧》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獬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霜落雁声乾”包含了哪些意象? A. 雁声与寒霜
    B. 雁声与春风
    C. 寒霜与明月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B. 对爱情的追忆
    C. 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孤独感,但更加侧重于山水的宁静与心灵的平和。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酒与月的陪伴,虽然也有孤独之感,但更显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清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