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时间: 2025-01-23 19:15:53意思解释
失题
作者: 孙杰亭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
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
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
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
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
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
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
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
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
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
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
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
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
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中原地区,鼓声震天,战斗不断。江淮一带,士气高昂,民众纷纷聚集,意图讨伐贼寇。经过百战,敌人终被平定,朝廷的文书已经送到这里。号召战役的号角声依旧回响,往昔听闻的战斗场面,如今亲眼目睹。在夹河之处,军队的营地布置得当,号称为镇压叛乱。辕门高大雄伟,炮台如同天柱耸立。军队的容貌虽无多大变化,却处处可见凶狠的士兵。凶虎难以驯服,他们常常结队而行,气焰逼人,压迫百姓,民众在他们的威胁下小心翼翼,生怕招惹怒火。自称经历九死一生,贪图享乐与赌博。普通百姓畏惧他们的威势,互相告诫,不敢轻举妄动。军队执法虽然严厉,但也并非没有缺点。乡镇纷扰,谁知道百姓的苦楚。军旗指向北方,细柳的痕迹已是久远的传说。
注释:
- 发捻:捻,指鼓声的发出,发捻即鼓声震动的意思。
- 鼙鼓:鼙鼓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战争时常用来鼓舞士气。
- 讨贼:指讨伐盗贼或叛贼,表现出民众的反抗精神。
- 赫赫铭字军:赫赫,形容声势浩大;铭字军,指有名的军队。
典故解析:
- “自称九死余”:出自古代对战斗勇士的称呼,形容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常用以突出勇士的壮烈与豪情。
- “细柳迹巳古”:可能隐喻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细柳象征着温柔的过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杰亭,清代诗人,生于战乱之时,其作品多描绘战乱与民生疾苦,风格沉郁而富有历史感。
创作背景:
诗作于清代,正值战乱频繁之时,社会动荡,百姓疾苦,诗人以此表达对战乱的深切感受与对百姓的同情。
诗歌鉴赏:
《失题》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诗人在描绘战乱场景时,既有直接的视觉冲击,也有深层的情感共鸣。开头部分通过“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将读者带入一个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中,展示了中原地区的动荡不安。同时,诗中描绘的军队,既是对抗外敌的力量,也是对百姓的压迫,他们的存在造成了民众的恐惧与无奈。在“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中,诗人对军队的描写既真实又尖锐,突显出士兵们对百姓的威慑。
整首诗中,诗人利用丰富的意象,将战斗场景与民众的苦难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通过“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军队执法严厉的无奈,也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细柳迹巳古”,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
描绘了战乱的动荡与鼓声的震撼,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
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
表达了民众的士气高昂,纷纷聚集起来,意图讨伐贼寇。 -
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
经过多次战斗,敌人终被平定,朝廷的文书已送到。 -
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
描述了声势浩大的军队,从过去的传闻变为当下的真实。 -
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
军队在夹河设立营地,声称是为了镇压叛乱。 -
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
描绘了军营的高大与坚固,炮台如同天柱。 -
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
军队的形象虽然无太大变化,但可见凶狠的士兵。 -
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
比喻士兵如同凶猛的老虎,难以驯服。 -
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
士兵们气焰逼人,普通百姓感到恐惧。 -
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
士兵自夸经历多次生死,追求享乐与赌博。 -
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
普通百姓对军队的威势感到害怕,互相告诫不敢轻举妄动。 -
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
军队执法虽然严厉,但并非没有问题。 -
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
镇乡之间的扰乱,谁能理解百姓的苦楚。 -
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
军队的旗帜指向北方,细柳的痕迹已是久远的故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军队比作凶猛的“貔虎”,突出军队的强大与对百姓的威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整首诗朗朗上口,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军队与百姓的描绘,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苦痛与动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同时,诗中也揭示了士兵的复杂心态,既有对战斗的渴望,也有对权力的迷惘。
意象分析:
- 鼙鼓:象征战争与动荡。
- 貔虎:代表军队的凶猛与对百姓的威压。
- 细柳:象征过去的温柔与和平的遗迹,反衬现实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发捻乱中原”中的“捻”指的是什么?
a) 发动
b) 鼓声
c) 战乱
d) 中原 -
诗中提到“盛气吞小民”,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士兵保护百姓
b) 士兵压迫百姓
c) 百姓反抗士兵
d) 士兵与百姓和睦相处 -
诗中“细柳迹巳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怀念
b) 对往事的追忆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军队的赞美
答案:
- b) 鼓声
- b) 士兵压迫百姓
- b) 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破阵子》与孙杰亭的《失题》均描绘了战乱与士兵的形象,但辛弃疾更突出英雄主义,孙杰亭则关注百姓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孙杰亭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战乱中的诗歌与社会》
以上内容为对《失题》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