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乐歌十首。六英》

时间: 2025-02-04 16:19:00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

六合之英华。

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

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

由六合兮,英华沨沨.

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

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

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意思解释

补乐歌十首。六英

原文展示: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六合之英华。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
由六合兮,英华沨沨
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
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白话文翻译:

《六英》是高辛氏的乐歌,意在赞颂帝喾能够汇聚六合中的英华。全诗分为两章,每章六句。
我手中有金石,敲击出崇高的音响。与你共舞共歌,感受上帝的风范。
从六合而来,英华如沐春风。
我手中有丝竹,和谐的音韵清澈悠扬。与你共舞共歌,聆听上帝的声音。
从六合而来,根基深厚而美好。

注释:

  • 高辛氏:古代传说中的一个部落,传说中的帝喾的祖先。
  • 帝喾: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帝王,常被誉为德治的典范。
  • 六合:指天地四方与上下,象征宇宙的整体。
  • 金石:古代乐器,象征乐音。
  • 丝竹:指古代弦乐器和管乐器,象征音乐的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生活于唐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富有哲理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了古代文化和哲理思考,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六英》创作于唐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与变革并存,诗人通过歌颂传统的帝王与音乐文化,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歌鉴赏:

《六英》以乐歌的形式呈现,展示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美。诗中通过对“金石”和“丝竹”的描写,体现了音乐的多样性与高雅。第一部分通过“我有金石,击考崇崇”,传达了敲击乐器所产生的崇高音效,勾勒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而“与汝歌舞,上帝之风”则是对音乐与舞蹈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二部分继续这种美的追求,通过“韵和泠泠”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优雅与和谐,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世界的渴望。整体来看,诗歌通过音乐这一载体,表达了对美、和谐与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我手中有乐器,用力敲击,发出崇高的音响。
  2. 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与你共同歌舞,感受上天赋予的风范。
  3. 由六合兮,英华沨沨:来自于天地四方,英华如沐春风般飘荡。
  4. 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我手中有丝竹乐器,发出和谐而清澈的音韵。
  5. 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与你一起歌舞,聆听来自上帝的声音。
  6. 由六合兮,根底嬴嬴:来自于天地之间,根基深厚而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神灵的声音,表现其神圣与高雅。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加优美,如“金石”与“丝竹”。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音乐的描写,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德治理念的赞美。诗人在乐歌中寻找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和谐关系,展现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石:象征音乐的力量与崇高。
  • 丝竹:象征优雅与和谐的音色。
  • 六合:象征宇宙的整体,包含万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六英》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音乐的高雅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D. 对历史的回顾

  2. 诗中提到的“丝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舞蹈
    D. 一种饮食

答案:

  1. C. 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2. A. 一种乐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竹石》 - 郑燮

诗词对比:

对比《六英》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江城子》更加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与豪情,而《六英》则注重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