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时间: 2025-01-25 22:46:44

万骑从天下,边人拭目看。

长城无限窟,饮马一时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塞下曲
万骑从天下,边人拭目看。
长城无限窟,饮马一时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万马齐驰,从四面八方奔来,边疆的百姓都在紧张地注视着。长城之下无数的山谷,马匹在此饮水,片刻之间就干涸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骑:形容骑兵众多,数以万计。
  • 边人:边疆的人民,这里指生活在边境的人们。
  • 拭目看:擦拭眼睛,意思是专心注视或期待的样子。
  • 长城:指中国的长城,象征着抵御外敌的防线。
  • 无限窟:形容长城脚下有很多山谷或洞穴。
  • 饮马:让马匹饮水。
  • 一时干:形容马水喝完了,水源短缺。

典故解析:
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外敌的重要军事设施,历史上多次遭到外族侵犯。诗中提到的“边人”,暗示当时边疆人民面临的紧张局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兰,清代诗人,生于战乱之际,诗作多描绘边塞生活和战事,以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其作品多具豪情壮志,常反映时代的动荡。

创作背景:
《塞下曲》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边疆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边塞情景,表达对边疆士兵的关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塞下曲》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紧张景象,展现了骑兵的浩荡及边疆人民的焦虑。诗的开头“万骑从天下”设定了气氛,迅速引入读者的视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边人拭目看”则进一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边疆百姓的目光充满期待与恐惧,仿佛在等待着敌人的来袭或战斗的结果。

诗中提到的“长城无限窟”,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描绘,也可视为历史的隐喻,长城的无数山谷象征着抵御外敌的艰辛。最后一句“饮马一时干”呈现出一种紧迫感,马匹饮水的瞬间,象征着战争的不确定性与生存的艰难。整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写,传递出对战士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骑从天下:描绘出大规模的骑兵队伍,暗示战斗的来临。
  2. 边人拭目看:边疆人民紧张地关注着局势,表现出一种不安和期待。
  3. 长城无限窟:长城下的地形复杂,暗示防御的困难与挑战。
  4. 饮马一时干:马匹在饮水,但水源迅速枯竭,象征着战争的危机与不稳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骑”、“边人”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夸张:用“万骑”强调骑兵的众多,营造紧迫氛围。
  • 象征:长城代表了国家的防线与抗敌的决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战争的关注,体现了对士兵的敬佩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描绘,传达出战争带来的不安与困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骑兵:象征力量与战争。
  • 长城:代表保卫国家的决心。
  • 边人:代表边疆的人民,寄托了对他们命运的关心。
  • :象征战争中的力量与生存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塞下曲》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万骑从天下”中“万骑”指的是什么?
    A. 万人
    B. 万马
    C. 万骑兵
    D. 万骑车

  3. 诗中提到的“长城”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和平
    B. 战争
    C. 抵御外敌
    D. 逃避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将《塞下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但《登鹳雀楼》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塞下曲》则侧重于边疆战争的紧张氛围。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共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边塞诗研究》
  • 《古诗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