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庄为丁挥使继卿题》

时间: 2025-04-28 04:10:20

烟雨湛寒碧,山庄趣更幽。

将军日无事,步屣一来游。

万壑生虚籁,三湘接素秋。

物华转销歇,岁晏为君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雨湛寒碧,山庄趣更幽。
将军日无事,步屣一来游。
万壑生虚籁,三湘接素秋。
物华转销歇,岁晏为君留。

白话文翻译:

烟雨中,青碧的山庄显得更加幽静。将军平日里无事,闲步而来游玩。万壑之间传来空灵的乐音,三湘的秋景与素白的天空相接。万物的繁华渐渐消退,年末时节我为您留住这美好。

注释:

  • :清澈,深沉的样子。
  • :鞋子,这里指赤脚。
  • 虚籁:指空灵的乐声。
  • 三湘:指湘江、湘水,泛指湖南地区。
  • 物华转销歇:指自然界的繁华景象逐渐消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岳,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恬静的秋日,作者在竹庄山庄中写就,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了当时文人隐居生活的情趣。

诗歌鉴赏:

郑岳的《竹庄为丁挥使继卿题》以烟雨朦胧的山庄为背景,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感。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烟雨湛寒碧”描绘了清冷的秋雨中,青翠的山色,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而幽远的视觉感受。醉心于自然的将军,闲步于山庄,似乎是逃离了世俗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万壑生虚籁,三湘接素秋”,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在一起,空灵的乐声与秋日的美景交织,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最后两句“物华转销歇,岁晏为君留”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清远的幽静,情感上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雨湛寒碧

    • 描绘了山庄在烟雨中显得清凉而青翠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山庄趣更幽

    • 表达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山庄的趣味愈加幽深,适合游玩和思考。
  3. 将军日无事

    • 指将军平日无事,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4. 步屣一来游

    • 描述将军赤脚来此游玩,体现出一种放松和亲近自然的情感。
  5. 万壑生虚籁

    • 通过“万壑”来表现山的深邃,而“虚籁”则指代空灵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意境。
  6. 三湘接素秋

    • 通过三湘的美景与秋天的素白天空相接,展现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面。
  7. 物华转销歇

    • 感叹自然的繁华逐渐消退,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8. 岁晏为君留

    •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希望能够留住这美好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对仗:如“物华转销歇,岁晏为君留”,形成节奏感,增强诗意。
  • 拟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赋予其情感,体现人对自然的感知和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雨:象征朦胧、神秘的自然状态,表现出一种宁静。
  • 山庄:代表隐逸生活的理想场所,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万壑:象征深邃的山谷,暗示生命的复杂与深刻。
  • 三湘:代表湘江,象征着地方文化的深厚与美丽。
  • 素秋:秋天的白色,象征清冷与宁静,表现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壑生虚籁”中的“虚籁”指的是什么?

    • A. 乐声
    • B. 声音
    • C. 风声
    • D. 水声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友人的关心与自然的热爱
    • C.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D. 对财富的追求
  3. 诗中“岁晏为君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愤怒
    • B. 祝福与关怀
    • C. 忧伤与失落
    • D. 厌倦与逃避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描绘山中幽静的生活,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体现出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友情的共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的艺术与风格》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郑岳传与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