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公安道南都留台》
时间: 2025-01-26 23:28:2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张公安道南都留台
作者: 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识公岁已深,従公非一日。
仰公如重云,庇我贫贱迹。
公归无留意,我处念平昔。
少年喜文字,东行始观国。
成都多游士,投谒密如栉。
纷然众人中,顾我好颜色。
猖狂感一遇,邂逅登仕籍。
尔来十六年,鬓发就衰白。
谋身日已谬,处世复何益。
従来学俎豆,渐老信典册。
自知百不堪,偶未三见黜。
譬如沟中断,谁复强收拾。
高怀绝尘土,旧好等金石。
庠斋幸无事,樽俎奉清适。
居然远忧患,况复取矜式。
汪洋际海深,淡泊朱弦直。
徇时非所安,归去亦何失。
道存尚可卷,功成古难必。
还寻赤松子,独就丹砂术。
恨无二顷田,伴公老蓬筚。
白话文翻译
我对您的了解已经很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仰望您就像是重云,庇护了我这个贫贱之人。您回去时没有留意我,我却常常怀念过去。年轻时喜欢文字,东行之际才开始观赏国家的风光。成都有很多游士,拜访的人密如梳子。众多的人中,您却对我格外青睐。猖狂之际感恩于一遇,偶然登上官职。自那以后已经十六年,鬓发渐渐变白。谋求身世的计划日益错误,处世又有什么益处呢?从前学习烹饪,渐渐老去只信奉书本。我明白自己百般无用,偶尔没能三次被贬。就像沟渠中断裂的人,谁能再去修复呢?高尚的志向远离尘世,旧日的友好如同金石般珍贵。庠斋里幸好无事,酒樽与菜肴清雅适口。心中自无忧患,更何况去追求浮华呢?广阔的海洋深不可测,淡泊名利的心境如朱弦直。追随时运并非所安,回去又有什么损失呢?道义的存在尚可追寻,功成名就古人也未必能做到。我还想寻求赤松子,独自研究丹砂之术。恨不能有两顷田地,陪伴您一起到老。
注释
- 识公:认识您。
- 重云:比喻恩德厚重。
- 庇我贫贱迹:庇护我这个贫贱的人。
- 游士:游历的士人,指有志之士。
- 猖狂:放纵的样子,形容当时的心态。
- 邂逅:偶然相遇。
- 鬓发:指头发。
- 俎豆:指烹饪的器具,象征平凡的生活。
- 高怀:高尚的志向。
- 赤松子:道教传说中的仙人,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苏轼之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关注社会现实,常以个人情感寄托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送别好友张公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人生感悟。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反思了人生的得失,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张公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篇即以“识公岁已深”引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接着用“仰公如重云”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对自己生活的庇护和支持。苏辙在诗中回忆自己的年轻时光,充满激情地追求文字与理想,展示出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羡慕。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鬓发逐渐变白,人生的理想似乎变得遥不可及。这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深情。最终,诗人用“还寻赤松子,独就丹砂术”表达了对道教长生不老理想的追寻,这不仅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识公岁已深:指对友人的了解已经很深。
- 仰公如重云:比喻友人的恩德厚重,像重云般庇护自己。
- 公归无留意:指友人离开时没有留意自己。
- 少年喜文字:回忆年轻时对文字的热爱。
- 成都多游士:描绘成都的士人众多。
- 纷然众人中:形容人多杂乱。
- 猖狂感一遇:形容对友人一见如故的感慨。
- 尔来十六年:表示时间的流逝。
- 谋身日已谬:反思自己的人生规划。
- 处世复何益:质疑现实生活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仰公如重云”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中使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如“汪洋际海深,淡泊朱弦直”,表达诗人心境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淡泊名利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云:象征庇护与恩德。
- 游士:象征有志之士,追求理想。
- 鬓发:象征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赤松子:道教理想的象征,追求长生不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苏辙的弟弟是谁? A. 苏东坡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赤松子”象征的是_____。
-
判断题: 诗中“公归无留意”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对/错)
答案
- A. 苏东坡
- 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王维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更多的是关于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 王维的《送别》:以简练的语言表达离别的伤感,风格更为清新淡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家书》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