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海人奴盖世雄,卷舒八道势如风。
碧蹄倘得擒渠反,大壑何由起蜇龙。
白话文翻译:
东海的奴隶能够盖世雄才,像风一样自在地展开和收拢。
如果能抓住他,青蹄马将何以不再翻腾,深渊又怎会不再惊醒蜇伏的龙?
注释:
- 东海:指东海,位于中国沿海,象征广阔的海域。
- 人奴:指奴隶,暗指被压迫、被统治的人。
- 盖世雄:意为杰出人才,指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赫赫战功的人。
- 卷舒:形容事物的展开与收拢,常用于形容风的变化。
- 碧蹄:指青色马蹄,象征勇猛之马。
- 擒渠反:意为抓住他(奴隶),使之归附。
- 大壑:指深渊,象征着深不可测的力量或势力。
- 蜇龙:指潜伏的龙,象征被压制的力量或潜在的威胁。
典故解析:
“蜇龙”可以引申为《周易》中“龙”的象征意义,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力量与权威的象征,蜇伏则隐喻潜在的威胁或未被发掘的能力。诗中提及的东海,也可以视为古代海洋的雄伟与神秘,暗示着无边的可能性和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衡庐,晚号人间四月天,清末民初的杰出学者、诗人、戏剧家。他在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尤其以其独特的诗词风格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国维的“读史”系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在当时社会动荡与变革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历史的视角,强调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重要性和潜在能量。
诗歌鉴赏:
本诗以东海之人奴为起点,表现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潜在力量的思考。开篇的“东海人奴盖世雄”让人联想到被压迫者的反抗,传递出一种对历史进程中被忽视的英雄的追溯。接下来的“卷舒八道势如风”,更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历史变迁的不可预测和迅速变化,正如风的无常,历史也如风一般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静如水。
最后两句“碧蹄倘得擒渠反,大壑何由起蜇龙”则揭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历史观。若能够掌握历史的关键人物,深渊中的蜇伏之龙便有可能被唤醒,象征着潜在的力量和变革的可能性。这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吟咏,更是对未来的期盼与展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东海人奴”引入主题,强调被压迫者的潜力。
- 第二联:运用“卷舒八道”比喻历史的瞬息万变,表明历史的力量。
- 第三联:反映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擒获英雄的潜力与未来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卷舒八道”比喻风的变化,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结构紧凑,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历史的力量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在社会变革中被压迫者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 东海:象征广阔与自由,暗示历史的广阔视野。
- 奴:象征被压迫者,体现出社会的悲剧与抗争。
- 碧蹄:象征勇猛与潜力,暗示历史中可被挖掘的力量。
- 蜇龙:象征潜在的威胁或力量,代表历史未被发掘的能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东海人奴”指的是哪个身份的角色? a) 英雄
b) 奴隶
c) 农民
d) 商人 -
诗中提到的“蜇龙”象征什么? a) 失落的历史
b) 潜在的威胁
c) 无法控制的事物
d) 以上皆是 -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哪方面? a) 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关系
b) 对自然的描写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 b) 奴隶
- b) 潜在的威胁
- a) 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关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以历史为背景,探讨个人与历史的关系。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哲理,具有相似的思考深度。
诗词对比: 王国维的《读史二十首》中的“人奴”与杜甫的《兵车行》中的“士兵”均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反抗精神,通过不同层面的表现,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人性的关怀。
参考资料:
- 王国维《人间四月天》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王国维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