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蟋蟀用姜白石原韵》
时间: 2025-01-10 22:4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涯已自悲秋极,何须更闻虫语。乍响瑶阶,旋穿绣闼,更入画屏深处。喁喁似语。有几许哀丝,佐伊机杼。一夜东堂,暗抽离恨万千绪。空庭相和秋雨。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试问王孙,苍茫岁晚,那有閒愁无数。宵深谩与。怕梦隐春酣,万家儿女。不识孤吟,劳人床下苦。
白话文翻译:
天涯已然感到秋天的悲凉,何必再去听那些虫鸣呢?虫声乍然响起,在美丽的台阶上,转瞬间穿过绣花的门扉,深深进入画屏的深处。喁喁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有多少哀伤的丝线,陪伴着那织机的声响。整个夜晚在东堂中,我暗暗地抽离出万千的忧恨。空庭中,秋雨与虫声交织。南城的更鼓已停,西院的杵声也停了。试问王孙,苍茫的岁末,哪里还能有闲愁无数呢?夜深了,徒然地想与。生怕梦中隐约春意浓,万家儿女难以自知,只有孤独吟唱,劳苦的人在床下苦苦挣扎。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涯:指远方,形容人身处的孤独。
- 虫语:指秋虫的鸣叫声。
- 喁喁:形容细语或低声细语。
- 机杼:指织布的机具,象征着心情的编织。
- 王孙:古代对高贵子弟的称呼。
- 罢柝:指停止敲更,表示夜深人静。
典故解析:
- “王孙”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高贵的年轻人,可能隐喻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国维(1877-1927),字浩然,号静安,晚号“人间四月天”,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学者和评论家。他的诗歌风格多受传统影响,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齐天乐》创作于王国维晚年,正值社会变迁之际,作者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孤独,结合秋虫的声音,更加突显了深沉的情感与思考。
诗歌鉴赏:
《齐天乐》通过秋虫的鸣叫,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与孤独。开篇即以“天涯已自悲秋极”引入,表明了深秋时节的悲凉气氛,随后“何须更闻虫语”则显示出对外界声音的厌倦,似乎虫鸣只是在加重内心的悲伤。接着,诗人描绘虫声在庭院中的穿梭,营造出一种细腻而又凄美的画面。虫声与织机声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音韵美,暗示着生活中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诗人对王孙的提问,凸显了时间的苍茫和个人的无助,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涯已自悲秋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孤独的感受。
- “何须更闻虫语”表明对外界声音的排斥。
- “乍响瑶阶,旋穿绣闼”描绘了虫声的细腻与静谧。
- “一夜东堂,暗抽离恨万千绪”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虫鸣仿佛在诉说,表现出虫声的情感。
- 对仗:如“南城罢柝,西院停杵”,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寂寞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虫: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瑶阶、绣闼:代表着美好的生活与回忆。
- 东堂:象征着内心的深邃与情感的纷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涯已自悲秋极”的意思是: A. 远方的秋天悲伤
B. 远离家乡感到孤独
C. 喜欢秋天的景色
D. 以上皆非 -
“试问王孙,苍茫岁晚”中“王孙”指的是: A. 皇帝
B. 高贵的年轻人
C. 普通人
D. 学者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王国维更注重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均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无奈。
参考资料:
- 《王国维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词典》
- 《诗经注释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