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巩元日》
时间: 2025-01-27 04:23: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庭鹊营巢初一枝,
馀寒未便夹罗衣。
春风娜娜还吹霰,
岁事骎骎已发机。
上国遨游谁信老,
中年情味祇思归。
和诗应觉添新懒,
过尽长空雁北飞。
白话文翻译:
庭院中的喜鹊刚刚在一枝上筑巢,
残余的寒气还不便让我穿上罗衣。
春风轻轻地吹来,夹杂着雪霰,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万物复苏。
在上国游历,谁会相信我已老去,
中年的情感只让我思念归乡。
写诗时才觉到添了几分懒散,
看着千里长空,雁群向北飞去。
注释:
- 庭鹊:庭院中的喜鹊,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夹罗衣:罗衣是一种轻薄的衣物,指在寒冷时尚未适合穿着。
- 娜娜:形容春风轻柔的样子。
- 岁事:指的是一年中的事情,象征着新年的开始。
- 骎骎:形容马奔跑的样子,这里引申为事物的生长和发展。
- 上国:指遥远的地方,可能是指京城或他乡。
- 和诗:指与他人作诗,可能是指对王巩的和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写景抒情。与兄苏轼齐名,合称“苏门四学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旦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感慨及对故乡的思念。正值岁末年初,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和个人的情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王巩元日》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对新年的期盼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开篇的“庭鹊营巢初一枝”,不仅是春天来临的象征,更是生活的希望。而“馀寒未便夹罗衣”则表现了春寒料峭,让人倍感倦怠,隐喻了人生中的无奈与惆怅。
诗的中间部分“春风娜娜还吹霰,岁事骎骎已发机”,描绘了春风的柔和与万物复苏的生机,展现了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但同时,诗人也感受到岁月的流逝,思考人生的意义,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属的渴望。
最后两句“和诗应觉添新懒,过尽长空雁北飞”,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懒散感受以及对远方游子的思念,给予读者一种深沉的情感共鸣。整首诗在春天的背景下,透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鹊营巢初一枝:庭院中的喜鹊在春天筑巢,象征着新春的到来。
- 馀寒未便夹罗衣:寒气尚存,不适合穿上轻薄的衣服,表现出春寒乍暖的感觉。
- 春风娜娜还吹霰:春风轻柔地吹起,夹杂着霰雪,象征着春天的不确定性。
- 岁事骎骎已发机:新年开始,万物复苏,暗示生机勃勃。
- 上国遨游谁信老:在遥远的地方游历,谁会相信我已年老,流露出对青春的怀念。
- 中年情味祇思归:中年人多思乡,表现出对故乡的浓厚情感。
- 和诗应觉添新懒:写作时感到懒散,暗示创作中的无奈与困惑。
- 过尽长空雁北飞:北飞的雁群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增加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庭鹊”比喻春天的来临,生动形象。
- 拟人:春风“娜娜”地吹,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岁事骎骎”与“上国遨游”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与个人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庭鹊: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希望。
- 春风:象征生命的复苏和温暖的情感。
- 雁北飞:象征离别与思念,表达对故乡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庭鹊”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鸟
C. 一种虫
D. 一种天气 -
“岁事骎骎已发机”中的“骎骎”指的是: A. 马奔跑的样子
B. 人的情感
C. 诗歌的韵律
D. 春风的形态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雁北飞”象征着: A. 归乡的希望
B. 离别与思念
C. 旅行的愉快
D. 春天的温暖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春宵一刻值千金》相比,苏辙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苏轼则更侧重于描绘春夜的美丽与希望。两者都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苏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