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寒食》

时间: 2025-01-27 04:08:42

春日照九衢。

春风媚罗绮。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安寒食 邵谒 〔唐代〕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阳光照耀着繁忙的街道。春风轻拂着华丽的衣裳。成千上万的骑手从都城门外出,拥挤在飘满香气的尘土中。不要拒绝来凭吊这些枯骨,千年来一直如此。谁知道今天的我,是否就是过去的鬼魂。只需看看平地上游荡的人,也能见到被摧残至死的情况。

注释:

  • 九衢:指长安城中的九条主要街道,这里泛指繁忙的街道。
  • 罗绮:华丽的丝绸衣物,这里指穿着华丽的人们。
  • 万骑:形容骑手众多。
  • 香尘:指飘满香气的尘土,可能是因为人们焚香或使用香料。
  • 枯骨:指死去的人,这里可能指历史上的亡魂或战死的士兵。
  • 摧辀:指车辆被摧毁,这里比喻人的生命被摧残。

诗词背景: 邵谒是唐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长安寒食》描绘了长安城寒食节的热闹景象,同时通过对“枯骨”和“摧辀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社会动荡的深刻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寒食节热闹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人们的欢乐。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这种欢乐之中,而是通过“莫辞吊枯骨”和“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等句,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的“枯骨”和“摧辀死”象征着历史的残酷和人生的脆弱,提醒人们即使在繁华之中也不应忘记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沉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首句“春日照九衢”描绘了春日阳光下的繁忙街道,营造出一种热闹的节日氛围。
  • “春风媚罗绮”进一步以春风轻拂华丽的衣裳来描绘人们的欢乐。
  •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通过描绘骑手们的盛况,展现了节日的盛大和人们的兴奋。
  •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突然转折,引入对历史和死亡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暗示生命的脆弱和历史的循环。
  •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以平地上游荡的人和被摧毁的车辆为喻,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社会的动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枯骨”比喻死去的人,“摧辀死”比喻生命的摧残。
  • 拟人:如“春风媚罗绮”中的“媚”字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寒食节热闹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无常和社会动荡的深刻忧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枯骨”和“摧辀死”等意象,提醒人们在繁华之中不应忘记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沉重,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社会的深刻关怀。

意象分析:

  • 春日、阳光、九衢:描绘了节日的繁华和人们的欢乐。
  • 春风、罗绮:进一步以春风轻拂华丽的衣裳来描绘人们的欢乐。
  • 万骑、香尘:通过描绘骑手们的盛况,展现了节日的盛大和人们的兴奋。
  • 枯骨、摧辀死:象征着历史的残酷和人生的脆弱,提醒人们即使在繁华之中也不应忘记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衢”指的是什么? A. 九条主要街道 B. 九个市场 C. 九座桥 D. 九个宫殿
  2. 诗中的“枯骨”象征着什么? A. 历史的残酷 B. 节日的欢乐 C. 春天的生机 D. 人们的悲伤
  3. 诗中的“摧辀死”比喻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社会的繁荣 C. 历史的循环 D. 人们的欢乐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邵谒的《长安寒食》: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邵谒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邵谒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谒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