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竹径斗》

时间: 2025-01-25 23:29:28

竹浊蟠小径,屈折斗蛇来。

三年得归去,知绕几千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浊蟠小径,屈折斗蛇来。
三年得归去,知绕几千回。

白话文翻译:

竹林环绕的小径弯弯曲曲,宛如蛇在游动。
经过三年的漂泊,我终于可以回家,不知要绕过多少次。

注释:

字词注释:

  • 竹浊:竹林的清新气息被浑浊的气氛所笼罩,指代竹林的环境。
  • 蟠小径:蜿蜒的小路,形容小路的曲折。
  • 屈折:弯曲、曲折的意思。
  • 斗蛇来:比喻小路的曲折像蛇在游动。
  • 三年得归去:经历了三年的漂泊终于可以回家。
  • 知绕几千回:不知要经过多少次的曲折回转才能回家。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隐含的“归”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酒,晚唐著名诗人,兼具诗、文、书、画的才华。其诗风清新俊逸,情感细腻,在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牧流亡期间,因政治原因他被迫离开京城,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此时,他借竹径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黄州竹径斗》展现了杜牧在漂泊生活中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以“竹浊蟠小径”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却又略显孤寂的画面。竹子象征着坚韧与清雅,而“浊”字则暗示着他内心的困扰与沉重。接着,诗人以“屈折斗蛇来”形象地表现出小径的曲折,仿佛在暗示他心中的复杂情感与归乡路途的艰辛。

“三年得归去,知绕几千回”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三年的漂泊让他对于归家的渴望愈加迫切,而回归的路却似乎充满了曲折与磨难。通过这两句,杜牧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游子在离别与归来之间的心路历程,具有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浊蟠小径:描绘了竹林环绕的小路,展现出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但“浊”字却增添了几分沉重的气氛。
  • 屈折斗蛇来:小路的弯曲像蛇一样游动,形象生动,表现出路途的曲折与复杂。
  • 三年得归去:表达了他经历了漫长的三年漂泊,终于可以回家。
  • 知绕几千回:感慨回家的路途艰难,似乎要经历无数次的曲折,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路比作“斗蛇”,形象地表达了曲折的道路。
  • 对仗:诗中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小径的描绘,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同时也反映出人生道路的曲折与无奈,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清雅,代表自然的美好。
  • 小径:象征着人生的道路,曲折而复杂。
  • :暗示道路的蜿蜒与不可预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浊蟠小径”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开阔的田野
    B. 幽静的竹林小路
    C. 喧闹的市集

  2. “屈折斗蛇来”这句中“斗蛇”是用来比喻什么?
    A. 回家的路途
    B. 小径的曲折
    C. 竹林的美丽

  3. 诗人经历了多少年的漂泊?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杜牧的《黄州竹径斗》与王维的《竹里馆》都有竹林作为意象,前者侧重于游子思乡的情感,而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宁静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诗人特质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