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雪后见霞》
时间: 2025-01-27 04:16: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鸳瓦拖黄,虾帘糁白,遥悬屋角天影。一派空明,十分浓艳,未识施朱施粉。轻寒乍暖,霞共雪冷光遥衬。西望西山,看雁行迟疑不定。半奁珊瑚朗润。压冰壶玻璃微印。又似玉儿娇,借红儿晕。又似蓼花滩畔,有水鹭沙鸥群相映。如此风光,画工难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见霞的美景:屋顶的鸳鸯瓦在阳光下显得明亮,虾帘也因雪而显得洁白,远处的屋角映出天边的影子,整个景色空灵而明艳,仿佛没有经过任何修饰。轻寒和乍暖的天气交替着,霞光与雪的冷光遥相辉映。向西望去,西山上大雁飞行迟疑不决。窗台上半擎着珊瑚般的光泽,冰壶上有微微的印痕。又仿佛是娇嫩的玉儿,借着红霞的映衬,似乎又像是在蓼花滩畔,有水鹭和沙鸥在水面上相映成趣。如此美丽的风景,画工也难以尽描。
注释
- 鸳瓦:一种色彩鲜艳的瓦片,常用于屋顶,象征美好。
- 虾帘:指悬挂在屋檐下的虾网,因雪而显得洁白。
- 天影:天空的影子,指天气晴朗时的天空映照。
- 施朱施粉:指用朱砂和粉末装饰,形容景物未经过人工修饰。
- 轻寒乍暖:形容天气变幻,时而寒冷,时而温暖。
- 西山:指西方的山,代表自然景观。
- 珊瑚朗润:形容窗台的光泽如珊瑚般明亮。
- 玉儿娇:形容娇嫩的事物,借用玉的美丽。
- 蓼花滩:蓼花生长的地方,水边的自然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嗣隆(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文人雅士,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某个雪后的晨曦,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时,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借此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天香 雪后见霞》展现了诗人在雪后初晴时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开篇通过“鸳瓦拖黄,虾帘糁白”的视觉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丽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雪后的宁静世界。诗中“轻寒乍暖,霞共雪冷光遥衬”一语,形象地表现了冬季特有的气候特征,强调了温暖与寒冷的交融,给人一种温暖而又清冷的感受。
在描绘西山和飞雁时,诗人通过“看雁行迟疑不定”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变化,传达出一种惆怅的意境。半窗的“珊瑚朗润”与“压冰壶玻璃微印”则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光影的交错与变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宁静的美感,捕捉了雪后霞光的瞬息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鸳瓦拖黄:指屋顶的瓦片在阳光下显得光亮。
- 虾帘糁白:雪覆盖下的虾网显得更加洁白。
- 遥悬屋角天影:天空的影子映射在远处屋角,形成美丽景象。
- 一派空明,十分浓艳:整个景象清晰明亮,色彩鲜艳。
- 未识施朱施粉:形容自然景物未经人工修饰,保持原始美。
- 轻寒乍暖:春寒与初暖交替的季节特点。
- 霞共雪冷光遥衬:霞光与雪的冷光互相映衬。
- 西望西山,看雁行迟疑不定:诗人向西方望去,看到大雁飞行不稳,表现了自然中的动感。
- 半奁珊瑚朗润:窗台上的光泽如同珊瑚般明亮。
- 压冰壶玻璃微印:冰壶上有微微的印记,细腻的观察。
- 又似玉儿娇,借红儿晕:比喻娇美的景物,借着红霞的映衬。
- 又似蓼花滩畔,有水鹭沙鸥群相映:描绘自然景色的丰富多样。
- 如此风光,画工难尽:强调这种美景很难用画笔描绘出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又似玉儿娇,借红儿晕”通过比喻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对仗:如“轻寒乍暖”,工整的对仗使诗句更加流畅。
- 细腻的意象:如“珊瑚朗润”、“冰壶玻璃微印”等,营造出细腻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雪后的晨光描绘了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细节的珍视,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宁静。
- 霞光:代表温暖与希望。
- 雁行:象征自由与归属。
- 珊瑚:象征美丽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鸳瓦拖黄”意指: A. 瓦片颜色鲜亮
B. 瓦片破损
C. 瓦片被冰封 -
“轻寒乍暖”描述的是: A. 夏天的炎热
B. 春天的气候变化
C. 冬天的寒冷 -
诗中提到的“西望西山”表现了: A. 诗人的内心独白
B. 自然景色的变化
C. 诗人的情感波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春晓》 by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江雪》:同样描绘了寒冷的自然景象,但更多表现了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 《春晓》:与《天香 雪后见霞》相比,更侧重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对比中体现了不同季节的特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