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其七》
时间: 2025-01-11 16:46: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怀 其七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屋隅一握地,岁久寖芜秽。
兹晨命仆夫,疏剔净无翳。
洞目增秋明,弥襟挹凉气。
春葩已辞荣,柯叶犹蔽芾。
晚芳粲黄金,新篁间幽桂。
欲幻小池亭,西风几凄厉。
只今欠一死,肯作百年计。
白话文翻译:
在屋角的地面上,经过多年的积累变得杂乱不堪。今天早晨我命令仆人,清理杂物,使之干净明亮。透过窗户看,秋天的明亮更加清晰,衣襟上也感受到凉爽的气息。春天的花朵已经辞去荣华,树叶依然遮蔽着浓密的绿意。晚上的花朵像黄金一样灿烂,竹林中飘散着幽香的桂花。想要在小池边的亭子里幻觉出美好的景象,但西风却带来几分凄凉。如今我只感到缺少一死,怎能去计较百年的长久呢?
注释:
- 屋隅:屋角,指房子的角落。
- 握地:一握的地方,形容空间狭小。
- 岁久寖芜秽:经过多年逐渐变得杂乱不堪。
- 仆夫:仆人,指仆人或下人。
- 无翳:没有遮蔽,形容干净明亮。
- 洞目:明亮的眼睛,形容视线清晰。
- 挹凉气:吸引凉爽的空气。
- 春葩:春天的花朵。
- 柯叶:树枝和叶子。
- 蔽芾:遮蔽茂盛。
- 晚芳:晚上的花香。
- 粲黄金:鲜艳如金。
- 新篁:新长出的竹子。
- 幽桂:幽静的桂花。
- 幻小池亭:想象在小池边的亭子。
- 凄厉:悲凉,凄惨。
- 欠一死:缺少死亡,感到生命的无奈。
- 百年计:考虑长久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感受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他的诗风清新,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常常融合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秋怀 其七》是卫宗武在秋天的时节所作,诗中流露出对秋天景色的敏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当时士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秋怀 其七》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以“屋隅一握地”引入,描绘了一种岁月流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居所的感慨。随着清晨的到来,诗人命仆人清理杂物,体现了对生活环境的重视和对清新明亮的追求。
接下来的意象如“洞目增秋明”、“挹凉气”,则展现了秋天的清新与凉爽,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传达了秋天的美好。春天的花朵已然凋零,夜晚的芳香却如黄金般灿烂,这种对比揭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无常。尤其是“欲幻小池亭,西风几凄厉”,在美好与凄凉之间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无奈。
最后一句“只今欠一死,肯作百年计”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对长久人生的思考。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感慨,也是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屋隅一握地,岁久寖芜秽:在屋角的地面上,经过多年积累变得杂乱不堪。
- 兹晨命仆夫,疏剔净无翳:今天早晨我命令仆人清理杂物,使之干净明亮。
- 洞目增秋明,弥襟挹凉气:透过窗户看,秋天的明亮更加清晰,衣襟上感受到凉爽的气息。
- 春葩已辞荣,柯叶犹蔽芾:春天的花朵已经辞去荣华,树叶依然遮蔽着浓密的绿意。
- 晚芳粲黄金,新篁间幽桂:晚上的花朵像黄金一样灿烂,竹林中飘散着幽香的桂花。
- 欲幻小池亭,西风几凄厉:想要在小池边的亭子里幻觉出美好的景象,但西风却带来几分凄凉。
- 只今欠一死,肯作百年计:如今我只感到缺少一死,怎能去计较百年的长久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葩已辞荣,柯叶犹蔽芾”具有对仗工整之美。
- 比喻:将晚芳比作“黄金”,生动形象。
- 拟人:西风被赋予了“凄厉”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常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揭示了自然与人生命运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成熟、凋零和无常。
- 屋隅:居所,代表生活的基点。
- 西风:象征变化与凄凉。
- 黄金:象征美好与珍贵的瞬间。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自然的敏感把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A. 描绘自然景色
B. 叙述个人经历
C. 讲述历史故事 -
在诗中,“春葩已辞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怀念
B. 对秋天的欢愉
C.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只今欠一死,肯作百年计”意味着什么? A. 诗人对长久生命的渴望
B. 诗人对死亡的无奈与思考
C. 诗人想要长生不老
答案: 1.A;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卫宗武的《秋怀 其七》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有着浓厚的自然意象和人生感慨。虽然主题不同,但二者都通过自然的描绘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卫宗武的作品更为细腻,注重细节;李白则豪放,气势磅礴,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赏析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