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草堂见梅》
时间: 2025-05-28 20:09: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香草堂见梅
作者: 霍与瑕 〔明代〕
寥落城东旧草堂,
标枝几处蘸荒塘。
喜看春色随长至,
遂有梅花傍短墙。
夕照熹微横瘦影,
山风断续递寒香。
殷勤把酒同欢赏,
迟尔和羹待岁阳。
白话文翻译:
在城东的旧草堂,景色显得冷清萧条,
几枝梅花的标志在荒凉的塘边轻轻摇曳。
我欣喜地看着春天的色彩渐渐到来,
于是梅花就在矮墙旁悄然绽放。
夕阳微微照耀,影子拉得很长,
山风时断时续,送来淡淡的寒香。
我热情地把酒一起分享,欢快地赏花,
慢慢地熬汤,等待着春天的阳光。
注释:
- 寥落:形容景物的冷清和荒凉。
- 标枝:指梅花的枝条。
- 蘸:轻轻触碰或沾染。
- 短墙:矮墙,象征着庭院的界限。
- 夕照熹微:夕阳的光辉微弱而柔和。
- 寒香:寒冷的香气,这里指梅花的香气。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表现出诗人对春天和梅花的赞美,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霍与瑕,明代诗人,生于盛世,生活于文人雅士辈出的时代,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怀为主,注重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描绘了梅花在草堂边绽放的情景,寄托了对春天的向往与珍惜,也反映了他对友人欢聚一堂的期待。
诗歌鉴赏:
《天香草堂见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梅花的独特韵味。诗人以“寥落城东旧草堂”的开头,营造了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接着通过“喜看春色随长至”的描写,展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欣喜,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其傍短墙的姿态更增添了几分灵动。夕照和山风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温暖而又略显寒意的画面,传达出春日的细腻与变幻。最后,通过“殷勤把酒同欢赏,迟尔和羹待岁阳”,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出一种恬淡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草堂的冷清,反衬梅花的独特。
- 第二联通过“蘸荒塘”强调梅花的生机。
- 第三、四联表现春色的到来与梅花的相伴,诗人内心的欢愉。
- 尾联则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展现人文关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春天的生机相联系。
- 对仗:如“夕照熹微”和“山风断续”,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给予梅花以生动的情感,表现其与人心的共鸣。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梅花与春天的和谐,表达了对生命、友谊与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春天的希望。
- 草堂:隐喻诗人的生活状态,体现隐逸之志。
- 夕照与山风:构成自然的和谐美,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桃花
- B. 梅花
- C. 牡丹
-
“夕照熹微”指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象?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精神,而霍与瑕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