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吸淡巴菰烟,蹙口出之,一一皆成圆圈,亦闺中之一技也,为谱此词》
时间: 2025-01-27 03:21: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香
吸淡巴菰烟,蹙口出之,一一皆成圆圈,亦闺中之一技也,为谱此词。
零玉连环,碎珠络索,清香几缕团聚。
莲舌挑圆,樱唇收小,春满玉人娇酺。
玲珑不断,早吐出牟尼无数。
应胜香焚宝鸭,空成篆文回互。
帘前绛纱密护,怕团团被风吹去。
万种圆融全仗,慧心吞吐。
看取阑干稳度,又四角垂垂化珠露。
散了冰轮,氤氲再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淡淡的巴菰烟雾被吸入,轻轻闭口吐出,环环相扣,犹如闺中的一项技艺,因此谱写了这首词。
如同零碎的玉环,串成珠链,几缕清香在这里聚集。
莲花般的舌头挑起圆圈,樱桃般的嘴唇收起细小的香气,春意盎然,娇媚的女子畅饮。
玲珑而不断,早已吐出无数的香气。
似乎香气胜过了香焚的宝鸭,空中仿佛化作了篆书,回旋交错。
帘前的绛纱密密护卫,生怕一阵风将它们吹散。
万种和谐的气息全靠聪慧的心思来吞吐。
看那栏杆稳当,四角的香气缓缓化作露珠。
散去的冰轮,氤氲再度弥补。
注释
字词注释:
- 巴菰:一种水生植物,香气清淡。
- 蹙口:闭口,用力吐出。
- 玲珑:形容精致、细腻。
- 牟尼:佛教用语,指觉悟者。
- 绛纱:一种红色的纱布,常用于帘子或装饰。
- 氤氲:形容烟雾或雾气缭绕的样子。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香焚宝鸭”,暗示古代宴席中常用的香料和美食,象征着奢华与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字佩弦,晚号桐庐山人,清代诗人、学者,以其才情和学识闻名。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和人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末,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清雅的室内场景和细腻的感官体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天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香气的闺房场景,充满了柔美与雅致。开头几句通过“吸淡巴菰烟”描绘出一种轻盈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一阵清风拂面,随之而来的“零玉连环,碎珠络索”,则用鲜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精致的视觉效果,暗示着生活的丰富与细腻。
诗中“莲舌挑圆,樱唇收小”展现了女子娇媚的姿态,生动地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时节,似乎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而“玲珑不断,早吐出牟尼无数”,则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内心的丰富与多样性。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温婉的情感,给人以心灵的滋养。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多次运用“圆”字,象征着和谐与圆满,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结尾处的“散了冰轮,氤氲再补”则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哲思,似乎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美好与温情总能重新弥补和更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吸淡巴菰烟:吸入清淡的香气,开启了整个诗的氛围。
- 蹙口出之:闭口吐出,表现出一种细腻的技艺。
- 零玉连环,碎珠络索:用美丽的意象描绘出香气的环绕。
- 莲舌挑圆,樱唇收小:形象地描述女子的娇美,春意盎然。
- 玲珑不断,早吐出牟尼无数:香气不断涌出,寓意着内心的丰富。
- 应胜香焚宝鸭:香气比美食更为诱人,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 帘前绛纱密护:用绛纱帘子保护着,象征着温暖的家庭。
- 万种圆融全仗,慧心吞吐:和谐的气息依靠聪慧的心灵。
- 看取阑干稳度:观察栏杆的稳固,象征着生活的安定。
- 散了冰轮,氤氲再补: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重新补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轮”比喻时间,暗示流逝。
- 拟人:如“慧心吞吐”,赋予心灵以生命。
- 对仗:如“莲舌挑圆,樱唇收小”,展示了平衡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人们内心深处对和谐与温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气:象征着美好和愉悦。
- 莲舌与樱唇:表现女子的柔美与娇羞。
- 冰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绛纱:象征着温暖和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巴菰”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香料 -
“莲舌挑圆,樱唇收小”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A. 春天的田野
B. 女子的娇媚
C. 夜晚的星空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时间的感慨
B. 对生活美好的珍视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俞樾的《天香》更多地描绘了室内的细腻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失去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俞樾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