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月》

时间: 2025-01-27 03:31:50

盈手方惊错,如眉细逼真。

二分明未彀,一曲画初新。

有态堪描额,无心不带颦。

几回楼上望,愁杀卷帘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盈手方惊错,如眉细逼真。二分明未彀,一曲画初新。有态堪描额,无心不带颦。几回楼上望,愁杀卷帘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眉月,轻轻握在手中,仿佛是细致的画工所描绘的。眉月的形状清晰可见,却尚未完全显现。它如同新画的一曲,刚刚开始呈现出美态。眉月的姿态让人忍不住想要描绘,而无心的神情又自带愁苦。几次我在楼上远望,愁苦的心情让卷帘的那个人也感到悲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盈手:满手,指手中握住的样子。
  • 惊错:惊讶于错误,形容对美丽事物的惊叹。
  • 二分:形容眉月的样子,两分明亮。
  • :未成形,未达到。
  • :姿态,状态。
  • 描额:描画额头,形容美丽。
  • 无心:没有心思,心情沉重。
  • 卷帘人:指卷起窗帘的人,传达愁苦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眉月”的描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及对情感的细腻刻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贻绩,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美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其风格多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一个夜晚,作者目睹了美丽的月光,联想到一个美人的眉目,因而写下的。这种情感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文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眉月》是一首通过形象的比喻、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感悟与情感的表达。诗中“盈手方惊错”一句,展现了对美的震撼和惊叹,仿佛是将美好握在手中却又感到不真实;而“如眉细逼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美的形象,眉月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作,生动而细致。

诗中对眉月的描绘,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几回楼上望,愁杀卷帘人”则将这种愁苦与美丽结合,表现了诗人与美丽之间的无奈和情感的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结构上也体现了对仗工整、意象生动的特点,展示了清代诗人的艺术修养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盈手方惊错:手中握着的美丽事物,让人惊讶。
  2. 如眉细逼真:眉月的形状如同精致的画作,生动而真实。
  3. 二分明未彀:眉月的轮廓清晰,但还未完全成形,暗示着美的未尽之处。
  4. 一曲画初新:仿佛一幅新画,带有初生的美感。
  5. 有态堪描额:眉月的姿态让人想要描绘,表现出一种美丽的吸引力。
  6. 无心不带颦:心情沉重,无意间流露出愁苦的神情。
  7. 几回楼上望:多次从楼上眺望,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思念。
  8. 愁杀卷帘人:让卷帘的人也感到忧愁,展现了情感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眉月比喻为画作,形象生动。
  • 拟人:无心的眉月似乎也带着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厚度。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眉月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的珍视和对情感的深刻体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眉月:象征着美丽、柔情和细腻的情感。
  • :象征着对美的追求与握住瞬间的渴望。
  • :代表着高处的孤独与思念的深邃。
  • :象征着遮挡与情感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盈手方惊错”意指: A. 手中握住美丽
    B. 手中感到无奈
    C. 手中失去美丽
    答案:A

  2. “几回楼上望”表达了诗人的: A. 对景物的欣赏
    B. 对情感的愁苦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3.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自然景色
    B. 美与愁的结合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静夜思》相比,《眉月》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美的追求,而李白则在更广泛的情感与思乡之间游走,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艺术》